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龄草为百合科延龄草属植物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的干燥根茎,作为土家族的珍稀药材,延龄草一直被土家族奉为“神药”,其药味甘、平,有小毒,具有镇静安神、活血止血、解毒等功效。由于环境的恶化,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树木、过度采挖等人为因素恶劣因素的影响,加之种子休眠期长、药材以根茎入药导致挖掘种子过多、发芽率低等生物学特性和的影响,导致延龄草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曾被列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植物,因而药材来源受限,国内外对延龄草的研究较少。近年来张氏等建立了延龄草的栽培种植技术,基本上解决了延龄草野生变家种的难题,药源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解决,本课题采用四川南江县产延龄草进行研究,通过对延龄草的物质基础进行全面的系统研究,并进行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为其物质基础理论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扩大药用资源、临床用药,以及控制药材质量的目的。采用系统预实验对延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研究,通过理化试验和薄层试验的结果推断延龄草中可能含有的化学种类,进而选用适合的检测手段,对所含有的成分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批次延龄草总皂苷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延龄草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考察对苯酚浓度、苯酚用量、浓硫酸用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冷却方法的考察建立了延龄草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3批次延龄草多糖的含量;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延龄草多糖的单糖组成;通过鞣质类型检识反应确定延龄草的鞣质种类;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测定3批次延龄草中鞣质的含量;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延龄草挥发油以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批次四川南江县产延龄草含量相差不大。本文所建立的延龄草分析方法均为首次建立,其测定结果为首次报道。采用正相硅胶、MCl、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重结晶等方式对延龄草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共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1)(25R)-27-羟基偏诺皂苷元,(2)p-谷甾醇,(3)偏诺皂苷元-3-β-O-β-D-比喃葡萄糖苷,(4)偏诺皂苷元-3-β-O-a-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5)胡萝卜苷,(6)腺苷,(7)正二十三烷,(8)正二十七烷,(9)正三十一烷,(10)5a,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其中(6)腺苷、(10)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首次从延龄草中分离。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延龄草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延龄草中腺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