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kolxsb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本问题。近年来,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用立法的方式规范发展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水平,已然成为新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是指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制定、认可、变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梳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具体包括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律规范、行政法规规范、地方性法规规范、行政规章规范以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存在着统一立法缺失、法律规范的位阶较低、法律规范的内容相对抽象,法律规范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功能认知不到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原因。据此,提出了最终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想: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应当遵循保障大学生主体权益的原则、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具体而言,要制定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律规范的法律位阶、细化立法内容、健全立法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国内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各级政府不断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提倡企业不断“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此金融背景下,出现了许多创新型企业
本文从社团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结社权和公民社会等概念的引入,阐述社团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综合我国的国情,正确认识社团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并深化考量其与政府的关系,使其与政府的角色交叉配置科学合理,并将这种角度推入到社团组织的立法领域,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团法律情境进行整理分析及对社团立法的国际国内分析,了解国际形势下社团组织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从而对我国社团的发展方向进行全局性的把握。总结我国社团发
学术界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旨在提供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即消费的伦理观。消费既是一种经济事实,也是一种伦理事实。消费伦理即消费道德,消费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