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北京当下进行的多层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热潮,选取其中最为关键又相对复杂的垂直交通改造部分着手,针对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得到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策略。笔者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的过程中,均参与过此类多层住宅适老化改造的规范编制和研究。尽管国内外就适老化改造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研究,但垂直交通改造涉及到资金筹措、政策支持、居民认可度等建筑学之外的限制因素,因此不同的建筑背景导致其改造策略和实施模式大相径庭,实施难度相对较大。文章先行对多层住宅改造的发展背景和趋势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结合现阶段新的改造模式和居家养老概念,为此类改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探讨引入社会力量等多元化的改造策略的可行性。本文在基础调研、改造策略和后评价研究这三部分里对多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基础调研中笔者根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对北京地区2016-2017年新增的6处具有代表性的改造项目进行考察和测绘,了解现阶段的改造存在公平性欠缺、居民满意度不足、改造不彻底等弊端,通过图解分析和分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统计,从而在后续的改造中予以考虑和改正。改造策略则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将多层住宅垂直交通改造方式分为平台入户、平层入户和楼梯间整体改造三种方式进行讨论,并研究与其相适应的适老化等候区、出入口、楼梯间以及内部部品和装饰的选择,探究不同改造方法导致的改造差异,并分析其优缺点。最后通过引入建筑使用后评价的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理模型,为改造中的每一部分进行重要程度的划分,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对现有项目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的新建项目起到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力求对北京地区多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改造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思想和施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