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给某新型中口径单兵无后坐炮榴弹及其引信的研制提供参考,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该无后坐炮榴弹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外弹道特性、质量非对称情况下榴弹极阻尼力矩随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的变化规律、榴弹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以及引信输出威力对榴弹威力的影响规律。为了给弹丸和引信的设计提供参考,通过FLUENT和MATLAB软件研究了榴弹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外弹道特性。得到了榴弹阻力系数随马赫数、攻角的变化规律。该弹丸阻力系数随马赫数的变化规律与标准弹阻力定律趋势一致,且随着攻角的增大而增大。将经典外弹道质心运动方程进行适当变换,得到不需计算弹道系数,直接通过弹丸阻力系数计算弹丸外弹道诸元的质心外弹道方程。并通过此弹道方程得到了不同射角下榴弹外弹道诸元,计算结果与靶场试验结果相差较小。研究了弹尾形状对亚音速弹丸阻力系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弹尾形状改进方案,通过计算该方案可将弹丸射程提高12%以上。通过理论计算,该弹丸同时满足陀螺稳定性、追随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条件,该弹丸具有飞行稳定性。为了研究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对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首先基于蒙特卡罗法的思想,通过MATLAB编程模拟出了榴弹偏心距和质量的分布规律。经过二十万次抽样,榴弹偏心距分布范围为0~0.2 mm,大致符合期望值为0.04966的瑞利分布或期望值为0.05574的威布尔分布,但未通过置信水平0.05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然后基于但不限于该无后坐炮榴弹,将榴弹偏心距范围推广到1 mm,通过FLUENT软件研究了偏心距和动不平衡角对静不平衡弹丸和动不平衡弹丸极阻尼力矩的影响。对于静不平衡弹丸,在偏心距为1 mm范围内,榴弹极阻尼力矩系数和极阻尼力矩随着弹丸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动不平衡弹丸,动不平衡角一定时,极阻尼力矩系数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偏心距一定时,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动不平衡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为了得到椭球形头部弹丸的转速衰减规律给榴弹定距试验提供参考。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推导出了椭球形头部弹丸外弹道自转角速度衰减规律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到榴弹外弹道转速衰减曲线和包含转数的外弹道诸元;通过FLUENT仿真得到了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弹丸速度和转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速一定时,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速度的减小而增大;弹丸速度一定时,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随着弹丸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将拟合出的弹丸极阻尼力矩系数与速度和转速关系式,代入外弹道质心运动方程同样可以得到出弹丸外弹道转速衰减规律曲线。通过与靶场试验数据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弹丸转速衰减规律都与实际相符合,但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准确性更高。通过的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研究弹丸偏心距对转速衰减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榴弹在最大偏心距0.2 mm情况与不偏心时的转速衰减曲线差距很小。说明偏心距的存在对弹丸的转速衰减规律有一定影响,但由于该榴弹偏心距最大值仅为0.2 mm,偏心距对该榴弹转速衰减规律的影响并不明显。为了给该无后坐炮引信的设计提供参考,使用AUTODYN软件研究了传爆药品种和引信内药型罩的材料、壁厚、锥角对榴弹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引信输出威力对榴弹产生破片的大小、数量和速度都有影响。增加原设计引信的输出威力可增大榴弹威力。增加引信输出威力的方法可以是将传爆药由聚黑-14换成聚奥-9;将引信内的药型罩材料由高导无氧铜换成钨合金;使药型罩壁厚为0.8 mm、锥角为100°左右。
其他文献
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因其精确的打击能力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准确获取弹体的位置与姿态信息是弹药实现精确化打击的重要前提。本文针对基于位置敏感探测器和GPS/SINS的弹体测姿定位技术进行研究,使用GPS/SINS组合导航获取弹丸的位姿信息,使用位置敏感探测器解算弹目视线姿态角,从而实现对弹体的位姿信息精准测量。(1)为确保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GPS接收模块的正常工作,基于激光半主动制导炮
针对现代引信所提出微型化、智能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要求,本文以中大口径榴弹为应用背景开展引信MEMS安全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依靠后坐过载、离心过载及弹道实时位置信息为解除保险激励的安全与解除保险装置。采用理论分析、模型仿真和样机试验三者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各道保险作用机理、解除保险可靠性及性能试验验证等技术研究。提出了引信MEMS安全系统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流程,分析了引信在全寿命周期内所经受的力学环境
本文以某火炮弹药自动装填系统可靠性试验台架预研项目为背景,对弹丸协调器协调到位后的振动现象进行了研究。使用ADAMS软件建立了弹丸协调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间隙以及刚度对协调臂协调到位后振动的影响,并从这两个角度对协调臂协调到位后振动进行了改善。首先,根据火炮内部设计空间、设计要求以及指标等,使用三维建模软件Creo对弹丸协调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对弹丸协调器协调动作以及输弹动作进行了动力计算
随着现代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特种作战与特种任务也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执行特种任务时,需要一种可以隐蔽携带的特种武器。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注射武器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实际任务需求,设计了一种隐蔽式的注射武器系统,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要求,设计了一种由尾翼稳定的可更换药管的注射弹和伪装为移动电源的发射器组成的武器系统。为了保证设计的注射弹具有较好的飞行稳定性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技术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某商用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整车的经济性与结构安全性,采用板厚优化方法进行轻量化设计,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首先,分析国内外轻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方法。而后,建立了商用车整车有限元模型,采用侧翻试验对模型的准确性加以验证并对整车与车架进行静、动态性能分析。其次,通过对车架关键零部件的灵敏度分析,确
为应对现代战争中越来越多的空中打击力量,地面机械化部队对防空提出了更高要求,弹炮结合战车因其高度的机动性和更大空域的防空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合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有限元方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等,对某战车行进间射击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发射装置的整体布局优化以及行进间跟踪瞄准稳定性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某弹炮结合战车的拓扑结构,运用谐波叠加法构建了典型路面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柔
末敏弹是适用于间瞄和远距离攻击的武器系统,在到达目标上方后释放末敏子弹,攻击装甲目标的顶装甲。为拦截末敏弹以保护装甲目标,使用飞网系统干扰末敏子弹运行轨迹,该技术容错范围大,拦截概率高,拦截距离远,可靠性好。本文重点对飞网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并对飞网系统发射后的飞行和拦截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对飞网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包括选择飞网材料、分析飞网构型和确定飞网系统的详细尺寸,并针对飞网系统飞行与拦截过程,确
几十年来,我国自动武器行业在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阶段我国武器行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发展水平仍大幅度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自动武器在设计阶段由于公差分析方法不够合理导致零部件装配过程中‘人工修锉’的现象依然突出。需要改进传统的尺寸公差分析方法以适应现代产品设计、制造、仿真分析的要求。为改进传统公差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并实现三维公差技术在武器制
身管弹线膛一体化精密锻造是身管制造的主要方法,精锻身管弹膛成形是弹线膛同锻工艺中的重点和难点,弹膛内壁的成形质量直接关系到身管的精度和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弹膛内壁产生圈纹缺陷机理及判断准则和内壁起裂的可能性。依据身管弹膛实际锻打成形过程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弹膛在锻造过程中身管内壁材料的受力特点和流动情况,结合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研究,通过圈纹产生的位置,分析圈纹产生的原因,并建
现代战争对多管火箭炮的响应速度和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其工作过程中往往承受着不平衡力矩、大范围变化的转动惯量以及负载扰动的影响,这些都对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快速响应性能不利。只有提高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本文选取某型多管火箭炮为研究对象,就抗负载扰动这一特性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就多管火箭炮的机械结构以及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