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树碱、乌檀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及含八元环二倍半萜的全合成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喜树碱、乌檀属和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本文发展出一种统一、汇聚式的合成策略,以炔烃分子内exo类型氢胺化反应和随后自动完成的酰胺化反应为关键步骤,完成了喜树碱及其生源或者结构相关的六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同时制备了三十五个天然产物类似物。在运用串联环化反应,对喜树碱进行全合成的过程中,本文进行了三条合成路线的探索。前两条路线主要问题都在于E环片段没有引入合适的氧化态,导致片段的合成,或者环化反应发生后官能团转化困难。第三条路线,我们在E环片段引入合适的氧化态,通过9步反应,以15%的总产率完成了喜树碱的手性合成。同时也对喜树碱基本骨架进行了后期的结构修饰,为喜树碱的结构改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期望通过我们的合成策略,为喜树碱、乌檀属生物碱和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药物化学研究提供新的机会。第二部分:含八元环二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本文试图运用串联的烯炔复分解反应,构筑含八元环二倍半萜类天然产物的基本骨架,通过对烯烃的位阻和炔烃上取代基的调控,分别以12步13%的总收率合成了 ophiobolin A的5-8-5基本骨架和13步28%的总收率合成了variecolin的5-8-6-5基本骨架。其中八元环和全碳季碳中心的构筑,能够为将来的全合成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安徽省脱贫工作的不断发展, 林业产业化扶贫工程在山区县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历, 以太湖县在产业扶贫中栽植的 5~8 年生油茶大苗为研究对象, 就油茶
以引进的18份羊茅属(Festuca L)为材料,在苗期持续干旱胁迫下,研究其生理指标变化,并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细胞质膜透性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大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