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合论视域下的传销定罪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修正案(七)》的出台标志着传销行为“居无定所”时代的终结,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成为我国《刑法》中的一个罪名,传销行为也被限缩为诈骗型传销。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则标志着针对传销行为的刑事立法的成熟化。自此之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类犯罪之间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传销行为的定罪量刑问题,无论是刑法理论还是司法实践,都没能完全摆脱“互斥论”的枷锁,司法解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对传销行为如何准确定罪量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竞合论的视阈下分析传销行为的定罪量刑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该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法。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传销行为定罪问题的由来,通过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构成要件的分析可以得知,由于我国刑法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中“骗取财物”这一犯罪构成要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实质上就与诈骗类犯罪出现了交叉。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了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互斥论”存在着巨大缺陷,正是“互斥论”式的思维导致了司法机关对传销行为定罪的混乱,进而导致量刑上的不合理,所以这一理论理应被废弃。总之,竞合论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出路,因为法条之间对立是偶然的,竞合才是常态,应当用竞合论的方法研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类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对传销行为的定罪问题。第二部分展示了使用竞合论解决传销行为定罪问题的理论分析。竞合论是刑法理论中最为混乱、争论最多的领域之一,仅是对法条竞合的类型、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标准就有多种不同学说。特别是法条竞合关系中的特别关系,按照通说,当两个法条均为特别关系时,应当遵从特殊法优先的原则,但有些学者则大胆提出了特殊情况下要适用重法条的观点。具体再回到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的关系问题。就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关系而言,总共有三种学说,分别为法条竞合说、想象竞合说和对立关系;而针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集资诈骗罪同样有三种学说,分别为法条竞合说、想象竞合说和对立关系说。只要认真分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类犯罪的构成要件,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搞清“骗取财物”这一构成要件的实质之后,就可以得出结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集资诈骗罪和诈骗罪的特殊法条,二者之间是特别关系。然而,司法解释规定了当一个行为同时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集资诈骗罪时,要按照法定刑较重的法条进行定罪量刑,同时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要比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法定最高刑15年有期徒刑要高出许多。基于以上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本问题的具体方法。按照通常理解,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比诈骗类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低,所以如果要承认二者之间是特别关系,势必会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而且同时与司法解释的规定相悖。刑法针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罚设置是合理的,因为刑罚设置的标准就是基于该类行为本法条所要保护的主要法益的侵害程度;同时,传统的“特殊法优先”并不是当然之理,在有些特殊情况适用重法也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而且在判决书中是否列明某罪名、某法条是否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益受到侵害的事实,所以适用不严格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全部采取从一重罪原则的大竞合论才是解决传销行为定罪量刑的出路。同时使用大竞合论并不会产生罪名“虚置”的问题。总之,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才是解决传销行为定罪问题的根本原则,这也是实质正义的需要,符合司法正义的诉求。
其他文献
研究证实,全球已发现油气藏的储层大多发育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有利于流体的储集和流动。裂缝的发育关系到储层的储量和开采难度,因此裂缝的识别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近垂直定
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发,如何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其中,应急预案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理论模拟人的认知推理过程,在应急管理决策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使用案例推理技术进行应急预案的检索和复用是很有效的。但是,从案例库中检索和复用已有的案例作为应急预案的方式过于简单,且对突发事件的适用性较差。所以,本文提出了一个结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验目标指导容量管理(Goal-directed volume management,GDVM)策略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CBPT,又称CRRT)容量管理中
盗窃罪和诈骗罪历来是侵财犯罪中案发率较高的犯罪。近年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金融环境中电商的迅速发展,网络支付平台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易方式从传统的现金支付转变为网银支付、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网络支付方式的即时性、交易平台的智能性在造福人们的同时,促使着新型犯罪方式的出现,使得犯罪分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盗窃、诈骗手段,而是利用网络支付平台实施盗骗交织的侵财行为,以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个性化推荐系统已经在人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实现需要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当用户和项目的互动行为数据稀疏甚至缺失时,个性化推荐系统的效果会受到不利影响,产生冷启动问题。目前,为解决用户行为数据稀疏造成的推荐系统冷启动问题,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基于异质信息网络的推荐和跨领域推荐。前者通过引入异质网络信息来补充用户项目互动行为数据的不足。可是,由于目标
电离辐射(以下简称“辐射”)是一种能够将电子或其他粒子从原子或分子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高能辐射。辐射作用于机体时,会把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胞、
Finemet型(Fe-Cu-M-Si-B)薄带因具有良好的综合软磁性能而受到各界的青睐。然而,制备原料的变化对薄带性能会产生影响;成分中Nb的价格昂贵,使得产品成本较高;在薄带的热处理工
图论作为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经济金融以及自然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在图论领域中,对于极图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针对一般的极图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它主要研究的是在顶点数n确定的情况下,图不包含有禁止子图族ψ={H_1,H_2,…,H_m}时该图的最多边数ex(n;ψ)的问题,该问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为解决图论领域中其他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对不含偶数长度
华北克拉通自从18亿年前克拉通化以后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已有的关于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岩石学证据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在距今1.25亿年左右发生了克拉通破坏,华北克拉
贵金属催化剂因其在催化氧化一氧化碳(CO)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而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催化剂表面的复杂性,人们难以通过常规的实验手段探究反应过程的微观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