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瓷用范研究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名窑遍布,技艺精湛。这一时期传统手工艺技法不断发展创新,创造了自然、质朴、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它把装饰与材质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陶瓷的材质美。整个宋代的陶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这种特点十分突出,以一种独具雅韵的造瓷风格呈现在世人面前。宋代陶瓷造型挺拔秀丽,装饰手法灵活多样,装饰纹样也展现出独特的清新秀丽的风格,这种造型生动,装饰雅致的瓷器与宋代莹润的陶瓷釉色体现了宋代独特的审美情趣,也是那个时期时代精神的反映。范又称模或模子。《论衡.物势》释:“今夫陶冶者,初涎植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它是用来制造器物的一种工具,在制作范时,一般先制模,然后在模的内部或外部制作外范或内范,前者为一代范,称范模或母范,后者属二代范,称范或子范。陶瓷器制作上对陶范的使用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中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制作是陶范使用最具影响的陶瓷制作活动。这个时期的兵马俑采用分段制作,先将兵马俑的不同部位用陶范印制成型,然后再加以组合,随后彩绘烧制成完整的兵马俑。从这个时期以后陶瓷明器尤其是陶俑的制作就广泛地使用陶范,比如唐三彩上常见的印花、贴花等。陶范使用到宋代,在耀州窑、临汝窑和宋金时期的定窑得到长足发展,至南宋官窑的“澄泥为范”,陶范在宋代陶瓷中的使用达到了成熟。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宋代陶范没有形成系统的分类以及具体的陶范制作以及使用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相关史料,分别从陶范的产生及沿袭发展、陶范制作方法、使用方法及纹饰题材的研究入手,结合大量图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揭示宋代陶瓷用范的使用及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从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史入手,整体考察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及各时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绘画技法上不同时期的表象,主要以工笔花鸟画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五
本文首先以花腔女高音的技法特点为基础,追溯花腔歌唱的缘起与发展历程,从对声乐史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的艺术特点入手进行深层研究。其次,针对花腔女高音的发
期刊
涵江,俗称“涵头”、属福建省莆田市辖区。每年正月十八、十九和二十这三天,为“鲤江城隍庙”一年一度的元宵庙会,也是涵江人民的总元宵。这里的民间民俗活动独具特色。尤其
在整个基督教文化中夏娃被视为“原罪”的根源,她的图像是基督教推行禁欲修行过程中用以惩戒与救赎最有力的工具,因此,在基督教宗教绘画中与夏娃有关的一系列主题和变体的图像层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山水画在隋唐以后逐渐成熟,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绘画思想不断转变成熟的过程。山水画的面貌变化反映在绘画的各个方面,在历代山水画
进入21世纪以后,服饰图案风格开始呈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潮流,其中几何元素图案最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造型手法把它在服装上面呈现出来。对几何造型元素的分析研
本文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展览问题的研究,中国美术展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与推进,这一变革对推进整个中国美术事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