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趋势,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更是面临着市场的全面开放,面对这种难于逆转的潮流,中国银行业不可避免的迈向了国际化的道路.如何进行应对市场的多变,国际同行的竞争?如何走出国门融入世界,成为一体化市场中的主角?而政府部门又如何做好宏观决策,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促进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说,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国际化进程的快慢将是决定未来数年内中国国内银行能否在竞争中与外资银行分庭抗礼并有所突破的关键.这场国际化的竞争将决定民族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将分三个部分讨论这个问题.第一部分,我们先明确银行国际化的概念、标准、方式和类型,提出银行国际化的必要性,并认为银行国际化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银行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环节和组成部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银行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第二部分,探讨双方在入世后交锋的战略互动.通过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实力可能采取的策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详细分析.我们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中国银行业在入世后的战略选择.在WTO之后,跨国银行的战略——融入战略将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快,而中国银行在面对这种不断渗透的战略,必须采取相应的战略,我们认为采取跟进战略将是良好的选择.第三部分,我们从具体的政策方面进行论述,在改革开放之后到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的待遇发生了变化,从超国民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过渡;外汇管制方面应该与加入WTO之前是不同的,如何适时放宽外汇管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政策取向,其中包含着战略的选择;建立金融市场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解决面临的问题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等市场,并在经营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中国银行要参与世界市场业务时,要与外资银行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建立合资银行,提倡外资银行参股中国银行.为了控制风险,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力度.第四部分是结论.我们的结论是:政策导向与战略的选择是宏观的,只有从具体的银行业务中,在各个银行的管理中不断进行创新、整合现有资源、才能锤炼出每个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做大做强.
其他文献
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 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及老年人养老诉求日渐增强,城市养老服务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对重庆8个城市社区开展调研,提出当前大城市养老服务所面临的主
高星级酒店的餐饮服务直接关系到酒店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酒店自身利益的提升.在高星级酒店服务工作中,餐饮服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餐饮服务质量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两个
企业面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中国大多数电信企业都是从过去垄断的老中国电信重组而来,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形势,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幸而,全
该文通过对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寻找了中国电信发展的动力和趋势,以求促进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在研究产业组织的分析方法中,梅森和贝恩在理论上
农村征地拆迁乃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的大事,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权属不清、 面积争议、 补偿标准不及预期等是征地拆迁中的常见问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将阻碍政府工作
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的实效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讲述了提高政工工作实效性的方法,企业需要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政工工作者提供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各国对本土市场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世界各国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资本市场正在走向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