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不同比例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比例心脏停搏液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效果,探讨自体血冷心肌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机制。  方法:  随机将280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5组:HTK液组、改良St·Thomas液、4∶1(自体血∶晶体)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1:1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和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五组平均年龄(5.3±0.5)月,平均体重(6.1±0.3)kg。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循环前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前1 h及术后6 h、12 h及48 h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分别于体外循环及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检测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及无创心功能检测仪评估术后心功能改变。  结果:  各组患儿体外循环前心肌线粒体评分,体外循环前1 h及术后48 h cTnI及CK-MB,术前心肌SOD、MPO及MDA,术前LVEF及CI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心肌线粒体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 E组心肌线粒体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C、D组心肌线粒体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HTK液组及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术后6 h及12 h cTnI及CK-MB较其他三组低,存在显著差异(P<0.05);HTK液组及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组术后1 h LVEF较其他三组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A组SOD水平另外四组高、MPO及MDA水平较另外四组低(p<0.05);E组SOD水平较其他三组高、MPO及MDA水平较另外三组低(p<0.05);C、D组间SOD、MPO及MD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1h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I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组术后1h LVEF、CI高于其他三组(p<0.05),C、D术后1h LVEF、CI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HTK液、1∶4含自体血冷心脏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作用较好。
其他文献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常合并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学术组织提出的诊断标准不尽相同,在09年6家学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