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研究

来源 :大理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新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基石和支柱,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体现着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原则,涵盖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社会、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全民只有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将其转变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留学生大多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然而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人涉及过,对于国家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目的在于发现其偏差问题,寻求一条有效的认同路径,以便引导已经出国的留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为国家效力,并为即将出国留学的学生打下良好的认同基础,以便使他们更好的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整理了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且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对研究对象的背景做出介绍,对德国四所大学的留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整合,对整理过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从中发现问题。第三部分:对调查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针对中国留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偏差可能存在的原因,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间短、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低、中国留学生个体思想行为偏差大、国内存在道德失范情况、中德成员文明素养对比明显和中国留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针对认同偏差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认同路径的探讨。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改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间短以及中国媒体在国际上传播力和影响力低的问题。通过示范、践行和纠正机制以改善中国留学生个体差异大以及中国留学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问题,通过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以达到改善中国国内失范行为和中德成员文化素养对比明显的问题。结语:对留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本项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前提,以实践的调查数据为主的调研范畴。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系统分析法,研究方法科学有效。查阅资料有前沿性,及时查阅近期更新的大量文献。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我国新形势下解决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对提高出国留学生回国效力率具有一般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为探究γ-氨基丁酸白茶的茶树适制品种,试验采用0PA柱前衍生HPLC法首先测定不同加工工艺处理的福鼎大白茶制成的白茶中氨基丁酸含量,结合白茶品质进行感官评审,发现在充氮处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制度的定义、制度的分类的分析,阐述了制度伦理的内涵。指出制度伦理是制度的伦理化和伦理的制度化,本文中所指称的度侧重于正式制度,即具有强制性的
论述了高校校园微电影的内涵、特点及创作功能。按照微电影制作程序,组建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团队、剧本的开发、微电影拍摄、剪辑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后期合成、特效制作、发布
<正>呼政发[2014]27号2014年10月22日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企业、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
伴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运用将越来越多,很多新建建筑只能见缝插针甚至向地下发展,这就对建筑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和调整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随着我国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微博正稳步走向了成熟期。截止至2014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MAU)为1.67亿,日均活跃用户(DAU)为766
随着目前建筑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重视,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室内装修装饰,这也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正>冠心病逐渐发展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是世界上首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1]。心肌梗死后的心肌逐渐坏死,进而形成心力衰竭、心肌破裂或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事件。为预防心肌坏死
<正>病例资料患者,老年女性,72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10天"来院就诊,于2015年10月13日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治入院。本次入院前10天,患者因着凉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