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ansha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从零散的政治学习活动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一门正规课程。考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规律,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对新时期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史实为基础,以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有关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文件为基本线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考察,清晰展示其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形势与政策”课发展的经验规律,分析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挑战,从而探索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新路径,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对选题的背景及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思路、拟创新处及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概述。重点从理论上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性质、特征、内容进行概述,分析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意义,阐述“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思想依据,为以下各章展开分析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高等学校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考察。主要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把握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史,简述高等学校设置“形势与政策”课的背景、过程和缘由,为后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历史依据。   第四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经验总结与改革前瞻。在史实论述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成就,以此探讨其发展的基本经验规律,并认真研究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所面临的挑战,从总体上把握现代“形势与政策”课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1 庄仕华1974年入伍,在新疆玛纳斯县偏僻的新湖农场当卫生员。一天,一位哈萨克牧民上吐下泻被送到卫生所,卫生所唯一的军医却回内地休假。庄仕华眼看着脸色苍白的病人被马拉走。  2 “我为什么不能替病人解除病痛?”看着边疆人民缺医少药的困境,庄仕华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当一名好军医。1977年7月,庄仕华考进了第四军医大学。  3 毕业时,庄仕华成绩全优,系里推荐他留校工作。望着西安城迷
在传统中国社会“合情合理”、“通情达理”、“入情入理”、“不通人情”这些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的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不仅代表着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促进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实现知行一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也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义务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和民众的普遍认同,受教育权已
死因裁判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起源于英国,伴随殖民的发展传播至诸多国家和地区。死因裁判制度除了既有的查明死因、防止同类死亡事件再次发生的基本功能之外,从刑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