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泾惠渠灌区是陕西关中的重要粮食基地,自建成通水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并且短时间水质会一直有恶化的趋势,对人民的生存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均产生了威胁。针对以上情况,选取泾惠渠灌区西南部泾阳县桥底镇进行地下水系统采样,在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对地下水水中离子影响,通过对渠灌区和井灌区各三口井的地下水中的Ca2+、Mg2+、K++Na+、HCO3-、Cl-、SO42-、NO3-和TN的动态监测,研究了井灌区和渠灌区2种不同灌溉水源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并对2种不同灌溉区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水水质适应性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地下水为碱性微咸水,其中SO42-、Cl-、Ca2+、Mg2+是影响总溶解固体(TDS)的主要因素,有一半的浅层地下水NO3-超标严重且有加重的趋势。主要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为:阳离子C(Na+)>C(Mg2+)>C(Ca2+)>C(K+);阴离子C(HCO3-)>C(SO42-)>C(Cl-)。浅层地下水的主要化学类型是HCO3·SO4·Cl—Na·Mg类型为主,深层地下水类型较多。(2)通过离子相关性分析,结合Gibbs图、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影响浅层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有蒸发浓缩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和溶解沉淀作用等。蒸发浓缩作用使该区地下水中TDS和Na++K+量增加;阳离子交换作用主要使地下水中Na++K+减少,Ca2+和Mg2+增多。地下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处于过饱和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析出水中;石膏、硬石膏、岩盐、芒硝处于非饱和状态,有继续溶解的趋势。(3)井灌区地下水各离子的浓度比渠灌区大,Ca2+变异系数最大且在2个区域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Na++K+和HCO3-无显著性差异。2种类型区域Ca2+和Na++K+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均相反,但是Ca2+和Na++K+在2中类型区域内年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引起Ca2+和Na++K+暂时性变化的原因是灌溉和降雨。而Ca2+在井灌区和渠灌区的浓度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井灌区灌溉水中各离子浓度和灌水频率比渠灌区高。Na+在2种不同类型区域浓度无显著差异是因为阳离子交换作用和土壤吸附。(4)采用SAR、%Na、RSC、PI四个评价碱害的指标对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受碱害的风险较小,SAR和RSC评价的结果显示研究区地下水水质适宜灌溉;%Na和PI两个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基本适宜灌溉;采用Wilcox图和USSL图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不适宜灌溉,原因是水中电导率过高,对植物和土壤带来了盐害风险。研究区用于灌溉的浅层地表水应特别关注地下水中的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