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朝522加密区井点地质信息为基础,建立了该区块的渗透率场,有效厚度场,孔隙度场和初始饱和度场,应用沉积相数字化研究成果对有效厚度和有效节点进了效正,使数学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比较符合。应用CMG数值模拟软件考虑双孔双渗和人工裂缝的影响对该区块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拟合了地质储量、综合含水率、单井含水率、采出程度、压力等主要开发指标。在满足历史拟合所需精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油层的沉积特征及裂缝的发育状况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给出了加密前后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状况。通过分析对比,对加密井开发效果进行研究,阐述了影响加密效果的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分析对比各种加密调整方案的开发效果,提出了高含水井层产生的原因,最后确定出避免高含水井层布井方法是首先进行精细地质研究,确定加密井的可调有效厚度下限,根据精细地质研究成果,达不到技术指标的避免布井,对于低渗透裂缝性油田,布井方式的总体指导思想是形成沿主裂缝方向线性注水的井网系统,确定砂体展布状况和裂缝发育方向,沿主裂缝方向避免布置加密生产井,然后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加密前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对于预测是高含水的加密井,应该避免布井,对于数值模拟预测是低含水的油井,应该结合动态分析,根据连通老水井的累积注入量,确定是否加密,如果累积注入量高,应该避免布置加密生产井,加密后,预测高含水井层,以测井曲线解释水淹层成果为基础,结合砂体沉积特征和原井网下水驱控制程度,决定是否对目的层实施射孔,加密井压裂施工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规模,避免人工裂缝过长,沟通天然裂缝,结合动态分析确定最后的加密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