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必应总黄酮的提取及对其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响应面积法优化救必应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菌落计数法来测定救必应黄酮类化合物及抗菌药物的MIC及黄酮类化合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采用微量棋盘法、联合传代法来测定黄酮类化合物联合抗菌药物后的抑菌效果;主要通过透射电镜(TEM)、测定AKP活性、可溶性蛋白浓度、总蛋白合成量及DNA的荧光强度来研究救必应黄酮类化合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主要结果如下:  1.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积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救必应总黄酮的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60%,液料比40∶1(mL/g),超声功率60%(420W),超声温度55℃的条件下提取40min。  2.该菌株经鉴定为产ESBLs大肠杆菌,其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磷霉素、林可霉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乙酰甲喹、氟苯尼考抗菌药物耐药,但对美罗培南、粘杆菌素敏感;救必应总黄酮粗提物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杀菌作用;救必应总黄酮粗提物与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磷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阿奇霉素联合作用后的均为0<FICI≤0.5,表现为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联合作用后的均为0.5<FICI≤1,表现为相加作用。  3.救必应总黄酮粗提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结果如下:TEM图像表明救必应总黄酮粗提物可明显破坏大肠杆菌细胞壁、细胞膜结构;可使培养基中AKP活性、胞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进一步表明其对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作用;可抑制或消除大肠杆菌总蛋白的合成,可抑制DNA的合成。
其他文献
教学,顾名思义,指有教有学。在我国古代“教”与“学”常是独出现的。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而学则为“效也”,“受人之教而效之也”。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着重强调的是“民所施”,即“教者”教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作为“下”的受教育者,所做的只能是“效也”,就是仅仅效仿老师而已,受教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很难发挥出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理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