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探求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性,即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为了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该文在第二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并作以比较、评价.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经历了"两收两放",依然没有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其主要原因是无论是集权还是分权,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每次调整都没有进行必要的横向分权,党政一体化、政企不分的格局没有被触动;每次权力的收放都是中央针对具体情况和政策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改革开放后,中央与地方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改变了以前的那种大起大落的状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历史功绩是要充分肯定的.但是,它的消极影响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如,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职责权限划分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国家财政能力下降,宏观调控能力严重下降;权力下放不均,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压抑了中西部地区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针对这些弊端,该文在第三部分提出了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呢?这是该文第四部分所要论述的内容,具体做法是:1,维护中央权威.2、明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并使之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3、加快经济性分权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4、改革现有的行政区划体制.总之,协调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我们去探索.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能通过渐进的改革不断地调整,逐渐加以解决.中国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从理想出发或者照搬别国的经验很难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中我们才可能最终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