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霍各乞整装勘查项目为依托,通过野外实地踏勘发现研究区内地形起伏变化大,废料堆及尾矿堆比较多,使采集数据增加了难度;研究区内电磁干扰比较大,主要有高压线、地下管线等,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电磁信号的质量和精度。基于CSAMT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受地形影响小、水平分辨率高等优点,决定在霍各乞这种复杂的条件下开展CSAMT测量工作,实际工作中采用了增大发射电流、增加频率叠加次数及数据采集时间等措施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精度。在收集和阅读CSAMT找矿案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该方法的理论及实际工作技术方法,围绕CSAMT野外施工过程中参数的选择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展开了详细研究,重点在收发距的确定、AB场源的布设及根据初始模型正演结果确定该方法在本研究区内的可行性,同时对典型视电阻率曲线的建模正演及野外数据的处理与反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区内共完成1条CSAMT测深剖面,完成了138个物探测量点。从ZP650线CSAMT测深反演及推断解释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异常特征清晰,地下深部构造形态完整连续,断裂构造在地面的延伸处与地质图上构造带的发育位置对应较好,可大致推测出霍各乞一、二号矿体受构造控矿的现象明显,为复式褶皱控矿的设想提供了物探依据。后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褶皱的两翼开展地物化勘探工作,为该研究区内后期找矿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在该复杂的地质及强人文干扰的情况下,CSAMT可以很好应用于寻找勘探区内的断裂构造,这一成功事例也可以推广应用到相似研究区内。在控制深部构造方面,该方法依靠其抗干扰能力强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探深、施工效率及分辨率等方面明显强于常规的直流电测深法。本次CSAMT的测量成果是可信、有效的,可以指导该研究区周边更大范围内深部构造的探测,起到间接找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