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干扰嗜热毁丝霉Mtdnmt1及mtlae基因对纤维素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ehuwe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是一种具有降解木质纤维素能力的嗜热真菌,其最适生长温度是45℃。目前,嗜热毁丝霉基因组已于2011年测序完成并公布。来自嗜热毁丝霉的一些降解酶在70℃-80℃的高温条件下仍可保持稳定活性。因而,嗜热毁丝霉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中高温酶库。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使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以及非编码RNA的调控等。表观遗传修饰虽然不会引起DNA序列的改变但是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对器官的发育和个体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主要通过DNA甲基转移酶使DNA发生甲基化。在动物细胞中DNA的甲基化可发生在启动子、转座子、增强子、沉默子和基因本体等多个部位;DNA甲基转移酶DNMT1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甲基转移酶,具有从头和维持甲基化的功能,有研究表明干扰该基因的表达将会降低一些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增加部分基因的表达量。而在植物和丝状真菌中,DNA甲基转移酶使基因组的转座子和重复序列发生甲基化。此外,在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发现的蛋白甲基转移酶LaeA是一种广泛的调节因子,有修饰异染色质结构的作用,并以此调节多种基因的表达。本文主要利用RNAi技术分别干扰嗜热毁丝霉Mtdnmtl及Mtlae基因的表达,以探究真菌表观遗传机制对嗜热毁丝霉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及对相关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RNA干扰嗜热毁丝霉Mtdnmtl基因方面:Mtdnmtl基因的编码蛋白在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中同源性最高的同源蛋白是胞嘧啶C5位点的DNA甲基转移酶。本研究构建了Mtdnmtl基因干扰表达载体pUC19-siRNA-Mtdnmtl,通过嗜热毁丝霉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UC19-siRNA-Mtdnmtl与pAN7-1共同导入嗜热毁丝霉受体细胞中,在含潮霉素B的抗性平板上筛选,再通过RT-qPCR技术筛选,获得一个干扰效率达75%的转化子D1进行后续实验。对转化子D1在不同碳源诱导条件下的滤纸酶(FPA)、内切酶(CMC)、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在2%微晶纤维素诱导条件下,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均在第五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野生型(WT)的1.17倍和1.04倍,BG酶活和CBH酶活均在第六天达到最高,分别是是野生型的1.13倍和1.16倍;在5%α-乳糖诱导条件下,CMC酶活相比2%微晶纤维素诱导下表现相对较强的活性,在第三天达到最高值,转化子D1酶活是野生型的1.18倍,而CBH酶活活性极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主要纤维素酶基因cbh1、cbh2、egl1、egl3、bgl1及相关调控基因xyr1和cre1分析发现,在2%微晶纤维素诱导条件下,xyr1、碳代谢阻遏因子cre1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而主要纤维素酶基因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高于野生型,而在5%α-乳糖诱导条件下,转化子D1的主要纤维素酶基因及相关因子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2)RNA干扰嗜热毁丝霉Mtlae基因方面:Mtlae基因编码蛋白在里氏木霉(Trire2:41617)以及构巢曲霉中得到最高同源性的蛋白分别是蛋白甲基转移酶LAE1和LAEA。同样,构建Mtlae基因干扰表达载体pUC19-siRNA-Mtlae,利用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UC 19-siRNA-Mtlae与pAN7-1共同导入嗜热毁丝霉受体细胞中,经潮霉素B抗性平板筛选,得到一个干扰效率为73%的转化子S33进行后续实验。分别测定转化子S33在2%微晶纤维素和5%α-乳糖两种不同碳源诱导条件下的滤纸酶(FPA)、内切酶(CMC)、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进行测定。在2%微晶纤维素诱导条件下,转化子S33滤纸酶活和CMC酶活同样在第五天达到最高值,分别是野生型(WT)的1.33倍和1.15倍,BG和CBH酶活在第六天达到最高,分别是野生型的1.17倍和1.20倍;而在5%α-乳糖诱导条件下,转化子S33酶活均比野生型低,滤纸酶活从第2天开始下降到第5天几乎没有酶活,第二天转化子酶活是野生型的80%。同样,CMC酶活在α-乳糖诱导下表现相对较强的活性,但转化子CMC酶活从第二天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第三天野生型达到最高值,转化子酶活是野生型的6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33主要纤维素酶基因cbh1、cbh2、egl1、egl3、bgl1及相关调控基因xyr1和cre1分析发现,在2%微晶纤维素诱导条件下,除xyr1表达量稍低于野生型外,cbh1、cbh2、egl1、egl3、bgl1及碳代谢阻遏因子cre1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而在5%α-乳糖诱导条件下,第2天转化子S33的主要纤维素酶基因cbh2、egl1、egl3、bgl1表达量均比野生型低,而xyr1、碳代谢阻遏因子cre1则稍高于野生型,纤维素酶基因表达与酶活结果表现基本一致。综上所述,不同诱导物对嗜热毁丝霉纤维素酶活性作用有较大区别。尽管xyr1被证实在多种丝状真菌中充当纤维素酶转录激活因子,但其对嗜热毁丝霉纤维素酶基因表达基本不起作用。对嗜热毁丝霉Mtdnmtl基因进行干扰后,无论是2%微晶纤维素诱导还是5%α-乳糖诱导,转化子D1各纤维素酶活性均表现出明显高于野生型,纤维素酶基因表达也呈相应趋势。这表明DNA甲基化是影响纤维素酶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通过干扰DNA甲基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对嗜热毁丝霉Mtlae基因进行干扰则发现,在2%微晶纤维素诱导条件下,转化子S33四种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野生型,而在5%α-乳糖诱导条件下则呈相反结果,这表明蛋白甲基转移酶对纤维素酶活性的调节作用受不同诱导物的影响。
其他文献
设Mn{0,1}是所有n阶0-1矩阵的集合,若Ai∈Mn{0,1},i=0,1,2,…,k,但Ak+1?Mn{0,1},则k称为A的稳定指数,用s(A)=k表示.特别的,当k可以取任意正整数时,记s(A)=∞.针对对称0-1矩阵及三角0-1矩阵有三个主要结论:矩阵主子式的稳定指数大于或等于其自身的稳定指数;稳定指数具有某种单调性:若A的所有元素都不超过B的对应元素,则A的稳定指数不小于B的稳定指数
Hash函数在很多密码安全协议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数字签名的基石,不仅用于检测网络通信信息是否被篡改,而且是保障数字指纹,身份认证等多种密码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目前针对Hash函数的分析都是基于数论难题来进行分析设计的,均是在经典计算的基础上对Hash函数进行的,无法评估其对抗量子计算机攻击的能力,探索量子计算在Hash函数中的安全研究十分重要。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量子特性,量子信
随着医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医学超声图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在成像、传输、压缩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医学超声图像通常带有散斑噪声,影响了医生对医学超声图像的判别,不利于对病人进行治疗,医学超声图像中的噪声去除是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人员针对散斑噪声的去除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模型和方法,如基于滤波器的方法、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基于局部自适应统计的方法以及基于偏微分方程的方法等.尽管这些方法在去
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简称p.d.f.)估计是指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来估计未知分布的数据集的概率密度函数。它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简称KDE)方法,又称为Parzen窗口法,是一种常用的无参数的概率密度估计方法。如何确定最优窗口宽度参数是KDE方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经典的
李代数分为典型李代数An,Bn,Cn,Dn(n≥1)和例外型李代数E6,E7,E8,F4,G2,(其中E6,E7是E8的子系).最高权表示理论在李代数研究的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在数学、物理等学科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模块是Verma模,对Verma模的课题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李代数有着更深刻清楚的认识.对李代数Verma模最高权奇异向量的研究中,Xu引入了偏微分方程组,研究了sl(n,C)
在现实问题中广泛存在着很多复杂的优化问题,通常包含着多个同时优化且相互制约的目标。为了解决这种多目标优化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大量的多目标进化算法,用来寻找目标空间的一组折中解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实际业务的变化以及对应用中优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决策者对多目标问题的优化需求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在一些实际问题中,研究人员发现存在一些多模多目标优化问题。这种问题的特征表现为决策空间中可能有多个等价解对
时间序列是对一个系统中的变量按照时间顺序观测,按照单位时间进行记录得到的观测值。根据系统中被观察的变量个数,可以将时间序列划分为多变量时间序列(MTS)与单变量时间序列。MTS分类是MTS研究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任务是建立一个分类器,将输入的MTS映射到其对应的分类标签中。在MTS的分类研究中,考虑MTS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特点可以提升分类的准确度。另外,在一些MTS分类的研究中需要得
石墨烯因为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导电率高、理论比表面积大等特性成为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制备工艺复杂且对环境有害,寻求绿色环保简单易行的合成手段成为石墨烯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管式炉热处理而言,微波辐射加热更有助于碳晶型向有序化转变,可以提高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黑芝麻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热处理制备三维石墨烯多孔碳材料的方法,不仅环境污染较小还为生物质
真菌分类鉴定具有动态更新特性,真菌作为巨大潜力的微生物资源,需要被挖掘和充分利用。深圳地区具有真菌适宜生长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气候湿润,植被覆盖广阔,潜藏的植物真菌种类数量不可小觑。然而根据文献的检索和调研该地区真菌鉴定分类工作较少,真菌名录尚不完善,对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为浅显。因此拟对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菌的分类、物种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该项目的研究对深圳地区植物微型真
海洋微藻爆发引起赤潮,预防与控制海洋赤潮是当前世界性难题。在海洋的共生体系中,微藻和微生物之间已被证明存在特殊的共生体系,化学小分子在该共生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海洋溶藻菌及其产生的杀藻活性物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被认为是生物控制赤潮最有发展潜力的方法之一。作为本实验室溶藻物质筛选工作的一部分,本文以20株来源于深圳大鹏半岛的海洋微生物(包括11株细菌、4株真菌和5株放线菌)和7株来源于永兴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