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频段已没有足够的带宽可使用,毫米波以更宽的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热点。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可以将多个器件高度集成在多层介质板中,符合毫米波频段电子产品高精度与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基于LTCC工艺加工的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解决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低频段已没有足够的带宽可使用,毫米波以更宽的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热点。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可以将多个器件高度集成在多层介质板中,符合毫米波频段电子产品高精度与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基于LTCC工艺加工的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解决了微带传输线在毫米波频段损耗较大以及传统介质波导体积较大,不易集成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了LTCC毫米波多波束阵列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SIW传输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步骤以及LTCC的工艺特点和加工流程,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基于LTCC工艺设计了一款小型化一维毫米波多波束阵列天线。引入了一种通过偶数次折叠抵消引入的额外相位差的设计方法,对基于E面3d B定向耦合器设计的双层8×8 Butler矩阵进行了两次折叠处理,总体尺寸减少了50%以上。将折叠Butler矩阵与1×8线性均匀排列的多层寄生贴片阵列天线级联,实现了8个扫描波束,波束覆盖角度可达±58°。最后,基于LTCC工艺设计了一款小型化二维毫米波多波束阵列天线。在设计中提出了一个由多层寄生贴片天线单元组成的2×4均匀面阵。该阵列天线的馈电网络由两组小型化4×4 Butler矩阵和4个H面3d B定向耦合器构成。4×4 Butler矩阵的尺寸较传统的单层设计减少了50%以上。由于其输入端口分别位于两层介质板中,因此二维波束成形网络中的4个定向耦合器可以完全集成在天线阵列下方,从而可实现二维毫米波多波束阵列天线整体的小型化设计。该天线可在两个维度上实现8个波束的半空间二维扫描,天线波束增益均在10.8d Bi以上,与一维波束扫描相比,二维扫描可以实现更灵活的波束变化与更高的波束分辨率。
其他文献
现代通信系统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发展,天线作为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同样的需求。而共口径天线的出现,致力于解决天线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问题。本文基于宽带天线和宽带天线技术,针对共口径天线的宽带化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宽带贴片天线设计方法,提高双极化天线的极化纯度,解决了常规贴片天线方向图不对称的问题。宽带贴片天线采用四个L形探针耦合馈电,并用180°移相线将同一极化
圆极化相控阵因不仅具有抑制极化失配、多径效应、法拉第旋转效应等优点,还因为可以进行灵活的电控波束扫描,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等应用领域。宽频带、宽波束是圆极化相控阵雷达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圆极化天线除了要考察阻抗带宽和半功率波束宽度这两个基本参数以外,还要考虑轴比带宽和轴比波束宽度。本文围绕宽角扫描的圆极化相控阵以及宽频带工作的圆极化相控阵这两大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
基于微环谐振腔产生的克尔光梳,不仅具有优良的性能,而且产生装置简单、体积小、可实现片上集成,在精密测量、通信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片上集成双光梳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克尔光梳的双光梳光谱探测和基于克尔光梳的信道化接收。一方面,双光梳光谱探测技术(DCS)利用双光梳进行相干接收从而实现光谱分析与测量,其优良的性能和简单的结构也受到了重视;另一方面,信道化接收也可借助双光梳技
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航天测控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而航天测控通信链路的开放性导致其极易遭受敌意干扰攻击,从而严重影响通信性能。航天测控系统的通信安全决定了国家的战略信息安全,提升航天测控系统的干扰防护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航天测控链路接收机的抗干扰需求,研究了面向单接收天线和阵列接收天线的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利用干扰信号变换域特性差异优化系统抗干扰性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了航天测控
在当前5G全面商用的背景下,毫米波频段由于带宽大、波束窄作为5G系统中关键性频段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规模天线传输、多址接入、更为密集的组网方式等一系列适用于毫米波通信的技术应运而生,有效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毫米波指向性强等特点在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中被充分使用以改善接收信号质量且使得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间干扰减小,实现更大的通信系统容量和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弥补非理想传播环境下毫米波的高路径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舰船识别是海上目标解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SAR特有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优势,以及SAR图像目标识别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迫切需求,所以研究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传统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流程主要有检测、鉴别、特征提取和识别四个主要模块,模块之间相互依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深度学习自
在信息化时代里,测向定位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军事、工业、医疗和日常生活当中。在现代一体化作战的趋势下,对目标的测向定位是电子侦查环节的核心内容。传统有源定位模式的探测范围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并且面临着各种干扰和反辐射武器的威胁,无源定位模式由于只通过接收目标辐射的信号进行定位,因此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广的探测范围,得到了广大研究学者们的重视。如何对辐射源目标进行快速精准的定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日益精进,高分辨率雷达越来越普遍。当一个目标覆盖多个雷达传感器分辨单元,产生多个量测时,我们称此目标为扩展目标。在扩展目标跟踪问题中,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目标的位置信息,同时希望获得目标的外形状态。星-凸(Star-Convex)建模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半径函数来描述目标外形,适用于非规则外形的建模。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可以用来学习半径函数,在空间
现如今,射频信号的应用领域日趋广泛,如:无线通信、RFID射频信号检测与识别系统、雷达通信系统等。射频信号就是经过一定调制得到的利于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然而噪声干扰的不可避免性会使得接收端对于接收信号的信息解析产生误差,对后续研究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去噪意义不言而喻。目前,信号处理领域已有诸多去噪算法,各种算法都有其优劣性及应用条件,但大多数都应用于图像和低频信号,针对射频信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在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是衡量一个通信系统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待测设备接收端的误码测试可以评估其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对于高速磁浮列车来说,其车地通信系统是列车与地面之间唯一的通信连接桥梁,车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准确评估出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速磁浮列车与地面需要交换多种业务信息,这些信息分别是通过多路同步RS-485和以太网接口进行通讯,其通讯协议是定制化协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