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一例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患者病例的分析总结,探讨目前CKD-MBD的患病情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案等现状,从而增强对CKD-MBD的了解并提高CKD-MBD的诊疗水平,以更好地控制CKD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浓度,提高各指标达标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因骨骼病变导致的住院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CKD-M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最新诊疗指南,对CKD-MBD的患病情况、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总结。 结果:患者女性,21岁,维持性血液透析6年,PTH升高4年余(于当地医院间断查PTH:850-2000 ng/ml),周身疼痛1年。入院后查血清钙、磷、PTH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异常,达CKD-MBD诊断标准,临床诊断:1.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期 CKD-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CKD-MBD。治疗过程: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控制高磷血症,使血钙水平达标后,应用“骨化三醇冲击疗法”(6ug 3/周),2个月后,复查PTH无明显下降,建议患者应用西那卡塞,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拒绝,遂行甲状旁腺全切+右前臂自体移植术,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口服“骨三醇胶丸、碳酸钙”预防低钙血症。依据Ca、P、PTH水平调节剂量,现病情稳定,规律透析。 结论:CKD-MB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并发症。因此近年倍受业内人士关注及重视。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血清中钙、磷代谢异常,1,25(OH)2D3及其受体缺乏,血清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水平升高,甲状旁腺细胞的钙离子敏感受体(Ca2+sensitive receptor)、klotho蛋白表达减少以及CKD患者晚期Ca、P、PTH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均参与CKD-MBD患者的病情进展。目前,对于CKD-MBD的诊断主要依据Ca、P、PTH、25(OH)2D3及ALP等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而CKD-MBD的治疗主要是以防治钙磷代谢紊乱、心血管钙化、骨骼病变为目标的内科药物治疗及甲状旁腺切除的外科手术治疗。尽量做到勤监测、早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改善CKD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