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hong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  方法:择期择期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指数20-28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n=2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组(D1组)及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组(D2组).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采用Philips MP60多功能监测系统(Philips公司,荷兰)监测ECG、BP、SpO2和RR,并采用该系统配备的脑电双频指数(BIS)模块(Philips公司荷兰)以及ASPECT标准四电极传感器(Aspect公司,美国)监测BIS,经面罩吸氧3L/ml.患者安静5-10min后记录上述监测参数.D1组和D2组分别将右美托咪定0.3和0.6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采用微量泵以速率60ml/h输注10min,C组以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之后启动靶控输注丙泊酚,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分别将C组、D1组和D2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设为0.5、0.3、0.2μg/ml,根据患者镇静程度每次上调0.1μg/ml.分别于入室用药前(T0)、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完毕(T1)及OAA/S评分稳定于4、3、2、1分时,记录患者BIS值、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将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系统软件进行处理,研究当镇静深度不同时,BIS值的变化.  结果:三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入室后用药前,三组OAA/S评分均为5分,BIS均大于94.在泵注右美托咪定结束后,D1组、D2组分别有2例和5例OAA/S评分降为4分,BIS降至84至77范围.靶控输注丙泊酚后,当OAA/S评分稳定在为4,3,2,1分时,D2组BIS值均较C组明显下降(P<0.05);当OAA/S评分3分和2分时,D1组BIS值也较C组降低(P<0.05);OAA/S评分在4、3和2分时,D2组BIS值小于D1组;当OAA/S评分4分、3分和2分时,D1组和D2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小于C组(P<0.05),且D2组小于D1组(P<0.05).C组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与C组相比,D1、D2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  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较,复合右美托咪定镇静时在相同OAA/S评分时BIS值明显偏低,且随剂量增加,BIS降低更显著.同时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应用时,可以使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降低.
其他文献
摘 要: 压力容器的日常使用管理是确保设备稳定、高效运行,保障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避免发生责任事故的必要前提。在生产过程中,容器的使用单位往往因为增加产量或者赶制订单而迫使设备满负荷运行,延长检修周期。这就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必须强化压力容器的日常使用管理制度建设,并由专人监督执行,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关键词: 在用压力容器 日常使用管理 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 随着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民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等诸多切身利益联系得更加紧密,与个人信息重要性日益增加相对应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非法获取和非法利用的事件频发,个人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强制力最高的社会规范——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链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时下案例,分析个人信息的概念与特点,指出当前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在
期刊
背景和目的: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占世界致盲因素第2 位。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确切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论。高眼压是青光眼发病的最危险因素,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