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身心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还要面临沉重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亲子关系冲突等,研究发现,高中生抑郁率高于普通人群,通过对高中生进行心理灵活性的干预以改善高中生的抑郁情绪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抽取本市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共678人进行相关心理问卷调查,对问卷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探究高中生心理灵活性与抑郁情绪的整体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心理灵活性干预理论—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结合高中生实际情况设计团辅干预方案;选取50名抑郁情绪得分较高的学生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接受团辅干预;在进行团辅干预后再次测量他们的心理灵活性水平和抑郁水平,对前后测的数据进行差异比较,研究心理灵活性的训练对改善高中生抑郁情绪的效果并对团辅方案进行有效性分析。结论如下:1.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水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4.42%,高中生普遍抑郁情绪较高;高中生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总分在70分以上的占总人数的58.26%,高中生普遍心理灵活性较低。2.高中生心理灵活性在性别、年级、城乡差异、父母文化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心理灵活性在是否为离异家庭、学业班级排名上差异显著;高中生抑郁情绪在年级、城乡差异、父母文化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抑郁情绪在性别、是否离异家庭、学业班级排名上差异显著。是否离异家庭和学业班级排名是影响高中生心理灵活性和抑郁情绪的两大主要因素。3.高中生心理灵活性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灵活性越低,抑郁情绪越严重;接受团辅干预后的高中生心理灵活性提高,抑郁情绪明显改善,以提升心理灵活性为目标的团辅干预能有效改善高中生的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