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在L-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在L-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原代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体外稳定培养24h后,分为三组:对照组、L-谷氨酸组及L-谷氨酸+米诺环素组,相应干预48h后分别观察各组间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及神经轴突生长的差异。体内实验,将C57BL/6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L-谷氨酸组及L-谷氨酸+米诺环素组。前两组小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L-谷氨酸组),第三组腹腔内注射米诺环素(L-谷氨酸+米诺环素组,60mg/kg),每天一次,连续7天,第二天时,第一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后两组小鼠玻璃体腔内注射2ulL-谷氨酸(2mM),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第八天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β3tubulin阳性细胞数及视网膜GFAP蛋白表达以评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FN-γ, IL-1, TNF-α与GFAP与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初步探讨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谷氨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神经轴突生长受抑制。米诺环素干预后可明显减轻L-谷氨酸导致的上述效应(P<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谷氨酸组小鼠神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减少,视网膜组织中GFA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米诺环素治疗后可明显改善L-谷氨酸诱导的神经节细胞损伤并明显降低其GFAP的表达(p<0.01)。视网膜组织中IFN-γ、IL-1、NF-α与GFAP与Vimentin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L-谷氨酸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高,而米诺环素可显著降低这些因子的表达。结论:L-谷氨酸可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抑制神经轴突生长和上调炎症因子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而米诺环素具有明显改善L-谷氨酸所导致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其他文献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饮食材料之一,肉食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因此必须要严格落实动物屠宰检疫工作,本文首先分析影响动物屠宰检疫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
目的:分析荆州某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4年10月对荆州市某社区49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
噪声性聋(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NIHL)是由强噪声刺激引起内耳毛细胞损伤后所产生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它都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
杀青是绿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绿茶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色、香、味、形4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外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杀青的目的和要求,重点阐
目的&#183;评价正畸压入联合牙周再生性手术治疗上切牙病理性移位(pathologic tooth migration,PTM)的有效性。方法&#183;选取9例发生上切牙PT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
目的 应用片段缺失突变技术鉴定HDAC2自身磷酸化对其Sumo-E3连接酶活性及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以前期获得的鼠源性HDAC2Sumo-E3连接酶结构域基因片段为模板,设计片段缺失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