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20多年。评论家往往注目于作者本人及其作品,而关于路遥与陕北民间文化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少深入研究的问题,但这又是不应回避的,这是路遥研究的一个新的基点。在此基础上演绎出的路遥与陕北文化的全部联系,也是以后进行路遥研究不应忽视的一个方面。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个性气质是人的深层心理内涵不为主体觉察的投影,人的深层心理是一种无意识结构,它形成于人的幼年——青少年时期;考察人的深层心理——无意识结构内涵,应着眼于人的早年生活文化氛围与家族血缘文化背景。这为路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立足点。
路遥,陕北黄土高原的赤子,黄土文化对其一生的创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与陕北的不解之缘,根植于其家族的血缘文化深层。陕北农村的生活方式、陕北人特有的风土人情、陕北人的情感表现方式、深固的亲情与陕北乡土文化对路遥的牵制和影响,在相当长时期里是无条件的,非自觉的,化作了他的血肉和骨髓,成了他的精神气质。这些为他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成为陕北文化更为广泛流传的载体。生于斯,长于斯,陕北文化尤其是陕北民间文化中的神话传说、陕北民歌、陕北风情民俗、歌谣谚语等文化精髓,都或多或少地对路遥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路遥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与陕北民间文化之间的对应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