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QGpc.ZiSc-2H位点的精细定位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用途广泛,是典型的“三元”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中约80%大麦用于饲用和食用,20%用于酿制啤酒等,而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决定大麦用途的主要品质指标之一。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通过QTL定位和克隆粒重相关基因是阐明产量性状复杂的分子遗传机理,挖掘大麦产量遗传潜力和提高育种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前期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初步定位的基础上,以大麦地方品种紫光芒裸二棱和Schooner为亲本构建近等基因系,对位于染色体2H上的环境稳定性QTL位点QGpc.ZiSc-2H开展目的区间标记加密,遗传效应评价及精细定位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验证籽粒蛋白质含量遗传效应,利用携带QGpc.ZiSc-2H区段杂合的5个近等基因系衍生的次级分离群体(BC3F3:4),对QGpc.ZiSc-2H位点的遗传效应进行验证。证明QGpc.ZiSc-2H位点的调控籽粒蛋白质含量真实有效,且将该位点定位区间缩小到了物理距离约23 Mb的区段内。2.为了进一步缩小QGpc.ZiSc-2H定位区间,利用区间侧翼标记2L156和2L12筛选交换单株,共鉴定到39个区间内发生交换的单株。考察39个由交换单株衍生的F2群体中单株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合区间加密的标记,进一步将目的区间缩小至了标记2H-850-2H-7180之间共455 Kb的物理区间内。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以氨氯地平为对照,评价氨氯地平片+蒙药阿密别日格其-11、伊赫-乌兰-13汤、阿嘎如-17治疗赫依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2.通过观察血常规、尿液分析、粪常规、离子、
已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与持续性死亡,而引起这一死亡的病因机制至今不清楚。众多研究者推测,这一死亡和多巴胺(dopamine,DA)的代谢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过末梢将释放的递质DA重吸收入细胞,与胞内合成的DA一起,由囊泡转运体转运至囊泡中储存,从而避免DA被氧化。当某些原因导致细胞内游离DA上升时,
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内存在普遍的“重建设、轻运营”的现象,截止到2017年12月底,国内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评出10927个,总建筑面积超出10亿m2,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很多,但
1978年,苏联和越南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两国确立了同盟关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越南不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国家利益成为发展双边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冷战后初期俄罗斯的“一边倒”对外政策,使得两国关系经历了短暂的低潮期。俄罗斯意识到完全追随西方不仅会失去大国地位,而且会损害自己的战略利益。由此俄罗斯也开始调整对外战略,逐渐恢复了越南的高层对话,经贸往来,军事和能源合作。总体上来看,冷战后俄罗
背景右美托咪定是一类新型的咪唑衍生物,具有亲脂性好等特点,是一种长效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通常作为全身麻醉及区域麻醉的辅助用药和ICU的镇静。与弱选择性的α_2-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可乐定相比,右美托咪定咪定的亲和力要高8倍。右美托咪定因具有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临床中采用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的方法用于小儿术前麻醉的镇静,简单快捷[1]。右美托咪定通过鼻粘膜吸收,可以较小剂量达到镇静效果,并
朊蛋白(Prion protein,PrP)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糖蛋白,由Prnp基因编码的254个氨基酸构成,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结构锚定在细胞膜表面,并在体内组织及器官中广泛表达,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存在。朊蛋白错误折叠后形成具有致病性的朊病毒(PrPSc),最终导致朊病毒疾病(Prion disease),该疾病的主要病理表现是神经退行性病变。目前对朊蛋白构象改变及其致病机理皆有深入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劳动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也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材的深化改革,小学语文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部编版"教材。从"一纲多本"到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不仅在政策上做出指引,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海绵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研究背景及目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Iliac 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IFVT)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以发病急、全下肢肿胀、伴皮温升高为主要特点,如果治疗不当,远期将会
干旱对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种子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植物干旱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包括转录前表观遗传调控以及转录后激素、转录调节因子和干旱响应基因等信号分子的参与。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深入,植物受到水分胁迫时,会通过DNA甲基化做出快速反应以帮助其应对干旱胁迫。马铃薯在块茎形成及膨大期间的水分缺失严重影响了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关DNA甲基化参与调控马铃薯干旱胁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