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失权威的时代悲剧——中晚明艳情小说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2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晚明艳情小说进行了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通过艳情小说中男主人公孤儿身份的揭示,分析其在自发成长的过程中之所以成为荒唐的浪荡子的基本原因。由于缺乏教育、规范、监督和引导的家庭环境,在末世糜烂的社会环境的污染和影响下,他们缺乏道德和责任意识。他们把人生目标放在色欲的追求和享乐上,最后不可救药的走向了自我的毁灭。 第二章主要论述艳情小说中不幸和放荡的女人。寡妇、留守女子,后宫女子等,被关在家中不管是否有丈夫,实际上都等同于寡妇。她们为了过上正常的生活,往往不惜冲破道德的藩篱。但是长期的禁闭生活已经使她们变成了非人,于是刚刚走向新生,一个个又都毁灭了。她们的不幸,在主观上,是因为她们过分地追求色欲;从客观上讲,则是因为当时纲纪陵夷和法律松弛的社会氛围。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女性的毁灭证明:礼教禁锢和滥情纵欲都违背了人性,因此是不合理的。 第三章主要归纳了艳情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四种结局的基本模式,努力把握作品在末世对当时的法律道德以及人生模式的思考。作品强调情理兼容、夫妻和顺的观念,要求在此基础上重建法律和道德的尊严。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汉字简化的定义、现象、方式、原因等几个方面,在参考前人时贤观点的基础上,对汉字的简化这一复杂现象做出较全面、较系统的考察,并对有关简化的一些实质性的理论问题
“母亲”形象的书写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男权社会文化中,“母亲”这个词是个社会文化功能符号——象征着慈爱、温顺、谦恭而无私的品性。撇去这些功能,母亲只是个
方大爷患高血压多年,每天都坚持测血压,自认为血压控制的很好。退休后的他每天早上都去晨练,在前不久的一天早上,方大爷晨练时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诊断为脑出血,虽救回了生命,却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家里人很纳闷,一向血压控制不错的方大爷为什么突然发病呢?医生认为,都是清晨高血压惹的祸。    血压晨峰带来“魔鬼时刻”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每天白天测一次血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白天的一次测量往往发现不了清
期刊
任昉是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尤以笔体闻名天下,与工于诗作的沈约齐名,有“沈诗任笔”之称。学术界对任昉及其作品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尚无研究专著的出现。本文将立足于前贤时彦
有一些人,走进诊室由医生测血压,血压就升高;回家自己测血压或测24小时动态血压,血压就不高。我们把这种见着穿白大衣的医生血压就升高的现象,叫做白大衣高血压或称为“单纯诊室高血压”。    患者紧张造成血压升高  医务人员测压对病人有“加压素效应”,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与警觉反应有关。患者见着穿白大衣的医生有增强应激性血管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体内肾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分
期刊
本文通过对现代长篇家族小说代表性作品中叛逆者形象的分析,对他们的类型、性格特征与行为方式,及其价值与意义进行探寻;对作家的创作动因及从中透露出来的文化心理进行探析;并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