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据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的同时,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其增长趋势尤为迅速。研究表明,Barrett’s食管、胃食管反流病、抑酸剂的使用、肥胖、遗传等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已在进行,然而至今仍未言明。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浸润炎性细胞的促肿瘤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促肿瘤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其中,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已被报道在多种肿瘤中具有独立预后意义,比如肾细胞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等。然而其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是否是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另外,我们通过分析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与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情况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促肿瘤作用是否与促进肿瘤增殖有关。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收集113例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病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手术完全切除,并随访五年以上。收集其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对其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66b和Ki-67,用以检测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及肿瘤增殖程度。采用SPSS20.0分析CD66b+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Ki-67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资料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在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相关性分析中,高表达的CD66b+中性粒细胞与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Ki-67表达情况相关(P=0.006、0.03、0.008)。单变量生存分析中,总生存期分别与TNM分期(危害比HR=1.93,P=0.02)、分化程度(HR=2.10,P=0.002)、Ki-67表达情况(HR=2.15,P=0.001)和CD66b+中性粒细胞(HR=3.93,P<0.001)相关。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高分化程度、Ki-67高表达和CD66b+中性粒细胞高表达是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病人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显示肿瘤浸润CD66b+中性粒细胞的高表达是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病人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CD66b+中性粒细胞的表达情况与Ki-67表达情况呈现正相关,提示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来发挥其促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