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形态致使句与汉语“使”字句对比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致使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范畴,在韩国语和汉语中的使用都相当广泛,学者们围绕致使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以往对致使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语言的层面上,而基于语言对比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韩国语、汉语对比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就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空白。有鉴于此,本论文对韩国语和汉语的致使句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种语言致使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且归纳对应关系。本论文将选取韩汉致使句中最典型的致使句—韩国语形态致使句与汉语“使”字类致使句,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层面进行对比,以找出其异同,并且归纳了韩国语致使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和汉语致使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本文共分7章。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内容、理论基础和方法、语料来源及其标注方式。第一章,主要回顾了前人对韩国语致使句的研究现状、汉语致使句的研究现状以及韩汉致使句对比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述评。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致使句及相关术语的界定。本章将吸收国内外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探讨明确致使和致使句的内涵,以求奠定一个合理的对比平台。第三章,主要探讨了韩国语形态致使句和汉语的“使”字句的致使标记和范围。第四、五、六章,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对比分析了韩国语形态致使句和汉语“使”字句。第七章,根据以上的对比分析,考察了汉语致使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和对应规律、韩国语致使句在汉语中的对应形式和对应规律。结语部分概述全文的内容和基本观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赛珍珠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在中外交流史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一生都关注妇女,对女性命运和遭遇给与极大关注。她是第一位将中国古典
<正>杭州夏天太热。如果放在以前问题倒也不大,有只空调就很满足了。可是现在,一是有了点小钱,全省人均GDP已达6000多美元;二是有了点空闲,全省2009年65岁以上人口已有595万,
<正> X射线影像增强管是一种把不可见的X射线影像转变成可见光圈像的电子光学真空器件。X射线影像增强管配合闭路电视可将传统的医用X射线透视从暗室中解放出来,并将X射线剂
翻译的目的性行为起源于功能翻译途径,其基本理论是“目的论”。在文学翻译中,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是指实现交际目的,行为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趋向性特征。译者有权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