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拟作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i9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魏六朝之拟作为研究对象,辨析“拟作”这一概念的内涵,考察其发展变迁、类型演变、发生过程、性质以及对汉魏六朝文学发展和文学理论的影响,对此类作品在文学发展史上的价值及地位作出公允的评价。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简述本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并对拟作进行界定,将其与代言、抄袭剽窃作了比较区分,认为仿拟是指以某一作家或作品为范本,追求与之求同存异的创作过程。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拟作的发生机制,认为拟作的发生过程就是拟作者审美活动展开的过程:拟作的方向有纵向与横向之分,拟作者的态度有跟随性与改良性之分;熔铸了作家自我创作个性的改良性拟作日益增多的趋势,折射了汉魏六朝文学自觉的进程。第二章简略交代汉魏六朝模拟文学的发展变迁过程,探讨拟作类型,将拟作分为字模句拟之作、拟意之作、拟体之作、泛拟四种类型,认为它们与原作对应关系渐行渐远。汉魏六朝之拟作渐渐由为拟作而拟作,趋向以拟作为创新。第三章分别从文体形成、作家个人成长和文风递变三个角度论述了拟作对汉魏六朝文学发展的影响。在文体的形成阶段,追随者的拟作,把某一个人的作品变成普遍遵循的规范,文体在转相规仿中定型。在文体的变异阶段,跨文体拟作,文体之间的交叉与互渗成为实现文体新变的重要途径。拟作不仅在创作经验的获得和创作风格的形成两个层面促进了作家个人的成长,而且与时代文风的递变也有深层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分析了拟作的批评、传播特性,认为拟作并非单一的创作行为,实质上是集创作、批评与传播三种性质于一身,它涉及到了作品的产生、影响的形成以及读者的接受等一系列问题,以三维共存的方式参与了文学史进程。第五章探讨拟作对中古文学理论的影响,认为拟作推动了文体论、创作论和风格论的发展。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概括性的总结,论述了拟作在文学发展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为进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
其他文献
对小麒麟西瓜不同雌花节位留瓜的表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主蔓第3、第4、第5、第6雌花及侧蔓第1、第2、第3雌花留瓜表现良好,均可以作为留瓜节位。
随着政府和人民对动画行业关注度的提高,动画也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而如何真正做好一部优秀的影片,也成为万千动画人努力的方向。本文揭示了色彩
作为一种新型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可以使传统的地埋管线问题得到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还具有可以对地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使土地得到节约;对城市管线的安全运行
介绍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概念,阐述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对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因为房建项目是较为综合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其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本文简要介绍了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针对我国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
利用简化模型,根据弹塑性力学推导出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层-胎体间的热应力公式.对TiC、WC、Cr3C2、VC、NbC、TaC、Mo2C、ZrC八种金属化层计算了热应力与金属化层层厚、工艺温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与血管内皮急性炎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形式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AMI组 43例(发病6 h内),其中22例梗死前有不稳定心绞痛史,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