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以往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中,关于制造业部门贸易的研究占了较大比重,对服务部门贸易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在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研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外商投资动因和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相关问题,包括服务贸易的分类标准和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度量指标。而后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通过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静、动态的测量和水平型、垂直型的比较,发现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从内部各个部门来看,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式;但是保持较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运输和旅游服务部门都是劳动密集型部门,而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性质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采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测量了2000-2009年我国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中国香港、意大利、日本、韩国、荷兰、新加坡、西班牙、瑞典、英国和美国等15个主要贸易伙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结果发现: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与多数主要贸易伙伴的服务贸易增长过程中,产业内贸易趋势与产业间贸易趋势并重。接下来进行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并着重分析了FDI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FDI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FDI的增长虽然会导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规模的下降,但是有利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规模经济和贸易不平衡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有负面影响,人均收入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双边贸易密集程度的提高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作用。最后,文章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就促进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