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酉介子模型研究Y(4260)→X(3872)+γ的电辐射衰变过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yl1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酉介子模型来分析Y(4260)(J~(PC)=1--)→(3872)(J~(PC)=1++)+γ的电辐射衰变过程,酉介子模型(UMM)是由Nijmegen大学的物理团队创立的,介绍的是重夸克偶素粒子并非单纯由夸克-反夸克组成的,而是由多个介子-介子道(一般重味介子有八个道M*M*(L_1,S_1)。M*M*(L_2,S_2)。MsMs。MsMs*。Ms*Ms* (L_1,S_1)。Ms*Ms* (L_2,S_2)).与夸克-反夸克道耦合而成的,夸克-反夸克之间通过谐振子势v(r)=1/2μ(wr)2(HO)构成禁闭势,夸克-夸克道和介子-介子道之问通过一个delta势(gδ(r-a))相互耦合,介子与介子之间近似作自由运动。在衰变过程中,考虑了夸克-反夸克之间的量子数改变和介子-介子之间的量子数改变,不考虑介子-介子道内部的变化,也就是考虑qq→qq+γ。(MM)→(MM)+γ的过程,而不考虑MM→MM+γ这种过程。由于Y(4260)的质量在DD1的阀值之下几十个MeV,X(3872)低于DD*的阀值0.12MeV,所以可以假设Y(4260)是由cc(4351)和S态DD1耦合而成的,X(3872)是由cc(23P1)和S态DD*耦合而成的,忽略掉其他可能的介子-介子道的影响,这样我们通过一个简化的酉介子模型来计算Y(4260)到X(3872)的电辐射跃迁过程。整个辐射衰变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分子道辐射衰变过程DD1(1--)→→DD*(1++)+γ,这相当于D1电磁衰变到D*;二是夸克-反夸克道辐射衰变过程cc(41--)→cc(21++)+γ。尽管第一个过程由于介子内部结构改变是酉介子模型不考虑的MM→MM+γ过程,但是我们这里需要考虑。要算出衰变宽,需要求解到Y(4260)和X(3872)的径向波函数,这可以根据酉介子模型给出相应的哈密顿量以及边界条件得出。最后取1GeV-1≤α≤4GeV-1时,整个的电辐射衰变过程的衰变宽度为0Γ(Y→X+γ)23 keV,并与其他的理论结果作了比较和讨论。
其他文献
Cu-BTC是由二聚铜-苯-1,3,5-三羧酸酯为基本骨架单元所构成的周期性骨架材料,本文使用构型偏移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三种室温下随气体逸度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物气体(SO2,CO2,NO2)在
光学功能薄膜涉及到光电产业、国防、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几种新型光学功能薄膜,主要包括:SiOx薄膜、YSZ耐高温光学薄膜、TiO2
复杂系统以各色各样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近年来,有关复杂网络的深入研究,促进了复杂系统物理学的发展,使其成为本世纪初复杂性科学的学科前沿。 信息传
冲击波动态压缩技术已成为人们研究、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及性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在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学位论文以冲击压缩技术为手段,测量
近几年来,在多并苯及其衍生物材料(如并四苯、红荧烯、并五苯)中发生的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成为有机电子学中研究的热门领域。激子的裂变过程是指在裂变材料中,一个受激发的单重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