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Endometriosis, EMs)是妇科较常见的疑难病,多发于育龄妇女,是引起性交痛、不孕和痛经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虽组织形态呈现良性病变,但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目前临床上尚无较理想的治疗办法。康莱特软胶囊(Kanglaite Soft Capsule, KLT)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二类抗肿瘤中药,有较多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对多种肿瘤细胞有较显著的杀伤效果,并可诱导细胞凋亡。而内异症的异位内膜细胞能够得以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生长,与其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增强或对凋亡信号不敏感有关,故本课题基于这个共同点,以异位症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客观评价康莱特软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目的观察中药康莱特软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的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康莱特软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康莱特大剂量组、康莱特中剂量组、康莱特小剂量组、达那唑组,每组10只,另取未造模的正常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中康莱特软胶囊各剂量组分别给予1.0g/kg(大)、0.5g/kg(中)、0.25g/kg(小)进行灌胃,达那唑组以60mg/kg混悬液灌胃,同时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用药4周,择动情期处死。取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光镜下观察异位内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和bax在大鼠正常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采用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移植组织的成活率89%。2)给药4周后,光镜下观察用药组的异位内膜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或变性、坏死,病灶组织呈现血供不足。3)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bcl-2阳性蛋白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浆内。模型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高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康莱特软胶囊大、中剂量组及达那唑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均低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尤以大剂量和达那唑组明显;小剂量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的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大剂量组与达那唑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中、小剂量组与达那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胶囊大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中、小剂量组及达那唑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bax阳性蛋白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浆。模型组bax蛋白阳性细胞低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康莱特软胶囊大、中剂量组及达那唑组bax蛋白阳性细胞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尤以大剂量和达那唑组明显;小剂量组bax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的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大剂量组与达那唑组bax蛋白阳性细胞均为高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中、小剂量组与达那唑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大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bax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莱特软胶囊中、小剂量组及达那唑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软胶囊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异位内膜组织中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提升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