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园林文化的发达使其在中国园林历史研究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造园实践、造园技艺、造园理论以及园林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建树颇丰,在园林大兴的前提下,园林陈设也呈现出种类丰富、工艺精湛、品质超群、文气氤氲的局面。园林陈设是与园林的历史同步的一类艺术,它附着于园林建筑本身,园林是一种人居本位的环境,园林内部的陈设恰恰反映着园林作为特殊的居住环境与外部的联系,而同时很多园林陈设是全社会通用的日常用品和文玩器物,它们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艺术的变化和价值取向,将园林文化置于明代文化的整体范围内进行研究,在历史、文化、艺术等多维度的语境里考察园林,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园林遗存,也有助于当今园林遗产的保护。本文旨在尝试运用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来研究苏州园林,在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等角度之外,建立园林陈设这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作一些探索性的初步工作,鉴于明代苏州园林陈设实物和实景的缺失,力图用历史的分析法,挖掘明人文集、园记、诗词、传记、笔记小说、图像、书画等相关文献,结合现存的考古实物、文物等,探究明代园林陈设发展的历史背景、变化因素和文化走向。通过分类阐述的方式,按照功能将园林陈设分为生活类、礼仪类、文化类、休闲类等几类,通过分析洞悉园林陈设的类别、属性和特征,还原明代人的生活场景和活动方式。以比较研究的方式辨析三本著名的涉及明代园林陈设的理论著作,通过对《长物志》、《遵生八笺》和《闲情偶寄》的比较,概括出文震亨、高濂和李渔所代表的不同园林陈设理论范式。此外,本文进一步探究明代苏州园林陈设的艺术属性,根据其跨艺术门类的特点,透视其审美的成因和艺术规律,挖掘深层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品格,以期能为当今的园林陈设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