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7月,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在经过数次变迁后,中国农业银行于2009年1月改制成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公司,并于2010年7月在沪港两地成功实现A+H上市。任何一次农业银行的成立、撤并和恢复都与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意图有关。县域是农行服务“三农”的主战场,能否有效的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衡量和评价农行服务“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研究当前的县域农行服务“三农”正当其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服务路径,提高服务的成效,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探索走出具有中国特色服务“三农”之路,确保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行的历史使命得以顺利完成。本文以作者所供职的中国农业银行A县支行为实际案例,通过运用各类市场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实践验证等方法,对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经过的历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下一步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农村金融理论的演进发展进行了介绍,对“三农”问题的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对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同时列出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与框架。第二部分对县域农行服务“三农”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介绍。从时间维度上,对县域农行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支农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制度层面上,对高层在推进县域农行服务“三农”过程中所做的制度安排进行了阐释。最后,对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县域农行服务“三农”不足的成因进行了解析。第三部分结合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对县域农行服务“三农”过程中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在对当前县域农行所处的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县域农行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将会应对那些具体机遇和挑战。同时,将目前世界上三种典型的农业生产形态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努力方向。第四部分对笔者所供职的中国农业银行A县支行服务“三农”案例进行分析。包括中国农业银行A县支行及其所在地区社会经济情况的简介,A县支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做法、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由此对国家和农行对服务“三农”的制度安排的反思和启示。第五部分提出县域农行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的策略建议。结合工作实践,建议县域农行要从全面掌握“三农”现状及发展趋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要通过机制建设强化管理推动、要明确具体路径深化服务等方面来提高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成效。第六部分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服务“三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既等不得,又急不得。同时,为实现商业经营和服务“三农”目标的有机结合,对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进行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