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抑价是指新股发行价格低于其上市首日交易价格的情况。IPO抑价作为在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过高的抑价率会对发行企业、投资者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从成熟市场的情况以及众多学者的研究来看,合理的抑价率应该在20%左右,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抑价现象特别突出,远远高于这一数字。本文力图站在发行企业的角度,通过研究在新的发行定价方式的背景下,发现对IPO抑价造成影响的比较重要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中国IPO市场提出了建议。本文在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到新的发行定价方式所带来的变化,把初步询价阶段反映投资者心理因素的指标引入了分析模型,并与发行企业的基本面因素,市场因素相结合,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抑价率与发行因素是负相关的:与心理因素是负相关的;与市场因素是正相关的。通过作者自己的分析,发现造成IPO抑价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股票发行数量的刚性。而中国IPO市场畸高的抑价现象既有发行市场发行定价环节的不合理,也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气氛有很大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询价隐性限价理论,也即是询价环节的半开放性。目前的初步询价还是在少数机构投资者内进行,这相当于给新股的发行价格的上限形成了隐性限制。最后,本文站在发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针对IPO的建议,这既有针对发行方式的建议,也有针对企业发行时机上的建议。在发行方式上,首先应该放开询价环节,使询价真正做到市场化,而不再是少数机构投资者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提出采用“荷兰式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发行价格,并与“绿鞋”制度相结合,以达到既能使IPO合理定价,也能降低投资者风险的目的。而在发行时机的选择上,给予企业充分的灵活性,使企业合理选择发行时机,并针对市场上的气氛合理确定新股定价的风险规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