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本课题从P170、MRP、GST-π、LRP基因蛋白表达方面进行中药复方“癌复康”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获得性多药耐药(MDR)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中药“癌复康”对乳腺癌在含蒽环类药物方案化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多药耐药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为中医药对化疗之“减毒增效”的论点提供中药实验室依据并阐释其可能机制。同时拓展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特别是参与乳腺癌围手术期治疗领域。2.研究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06年11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作粗针穿刺,组织病理证实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患者病例(53例),将其术后石蜡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70、MRP、GST-π、LRP基因的表达,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及x~2检验,进行两组间化疗疗效、耐药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评价“癌复康”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获得性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3.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基线一致,在年龄、月经情况、产乳情况、病程及术前化疗次数、乳腺癌相关高危疾病史、病理分期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显示LRP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相对较高(81.1%),而MPR阳性表达率相对较低(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复康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MDR有一定调控作用,组间P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MRP、GST-π、L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癌复康”的干预治疗对MDR的调控作用,分析提示MPR可能不参与乳腺癌多药耐药机制(阳性表达率为5.7%),LRP可能是乳腺癌原发多药耐药的主要机制(阳性表达率为81.1%);两组间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癌复康可能有增强化疗疗效的作用;两组间P170耐药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差异提示癌复康对P170表达可能有一定的逆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