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单位”创建组织文化的制度分析——基于西北地区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个案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把中国西北地区某一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典型单位”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并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探究“典型单位”创建组织文化的实践过程,及其影响创建组织文化的制度因素。具体而言:第一、描述“典型单位”创建组织文化的实践过程;第二、分析典型单位创建组织文化的制度因素。  本研究的组织文化是指该组织在长期发展创建出来的的“铁山精神”:即“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铁山精神”这一组织核心文化自创建之日起就逐渐变成了个案“典型单位”全部组织文化的“硬核”。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个案“典型单位”不断发展壮大,与本组织的核心组织文化“铁山精神”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典型单位”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合理的制度机制将组织核心文化被员工越来越来能够广为接受,获得了深厚的合法性基础。组织核心文化也因此是由员工代代相传,虽时过境迁,但其精神内涵仍然与时俱进,深刻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实践行动。  “典型单位”(国有企业)组织文化的创建是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在典型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不但会模仿其它国有企业组织的成功之处,而且更要依据实际情况,在本组织内部创建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核心文化),并且用这种组织文化不断去激励员工为组织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个案“典型单位”组织文化(铁山精神)的创建有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第一,个案“典型单位”地处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山岳高耸、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岩石裸露是其主要地貌特征。“典型单位”建设初期,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在戈壁滩汇聚,住的是帐篷和马架房,吃的是苦苦菜、骆驼草、榆树叶。第二,“典型单位”组织文化(铁山精神)的创建受到国家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个案“典型单位”建设之初就赶上了“大跃进”,全国上下火热的建设场面也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他们努力克服困难,想尽办法来建设自己的单位。“大跃进”之后,正如前文所言,由于国际环境的特殊变化,国家特别关心并决心加快个案“典型单位”建设,奠定了“典型单位”创建组织文化(铁山精神)的社会基础。改革以后,“典型单位”(国有企业)不再依附于国家,拥有了自主经营权。从此,“典型单位”的生死存亡受制于市场经济的导引,“典型单位”(国有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全体员工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勇于献身的魄力,更需要员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开拓前进的品质。如此,组织文化(铁山精神)的发展自然获得了新的社会基础。  其次,个案“典型单位”(国有企业)在创建组织文化过程中,往往通过书面文件的宣传、员工的参与观察、举办主题会议、师傅对新进员工的言传身教、媒体宣传、奖赏激励等手段去传播或形塑组织文化。  最后,个案“典型单位”(国有企业)在创建组织文化过程中,还通过强制性、模仿性、规范性和激励性机制,让员工不断接受和认可组织文化。第一,强制性机制主要通过规训和组织仪式这两种手段限定员工,使员工接受并认可组织文化,最终对组织文化达成了集体认同。第二,模仿性机制主要通过竞争性和制度性模仿增强了人们对于企业的认可程度,进而增进了企业自身和企业精神的合法性。第三,规范性机制主要通过企业内设立的法规和员工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前要接受认知层面上的合法化与正规教育,使员工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相似的思想意识和判断力,从而加强了企业精神的合法化,最终使员工所接受和认可。第四,激励性机制主要通过企业形象激励、员工主人翁激励和全景敞视激励三种方式,使员工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作出有效的控制,以排除个人的偶然因素,达到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和集体性。第五,在组织内部,员工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和体验,自觉的接受并认可组织文化,加强了组织文化的合法性。
其他文献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江余波。”从文字上看似涓涓的湘江余波,搅起的却是大江东去的拍岸惊涛,这是陈湘波名字的来源,更是陈湘波为文、为艺、为人的真实状态。虽然执掌岭南艺术重镇——关山月美术馆的大印,但陈湘波看起来更像是一位邻家大叔。他身材不高,一袭唐装的中式打扮难掩湖南人特有的“霸蛮”之气;短发很精神,却已隐隐然花白。倒是一双眼,清亮又锐利,仿若有洞察人心的力量。与陈湘波交谈后,发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对旅游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加强对旅游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老年旅游作为老龄服务和老龄产业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社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