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本位现象是于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既存有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根源,又受到当前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驱动,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影响。作为一种被视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官本位现象的研究极少直接见于西方学界,国内学界的诸多学科对其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从心理学上看,官本位的核心是民众的官崇拜思想,这种崇拜既是对权力的崇拜,更是对“官身”本身的身份崇拜,其基本的内容就是把官作为等价物和衡量标准,以及由之而产生的官上、官大思想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的非官者为下、为小的思想倾向。在这种关于官的认知和概念理解中,实际就暗含了官与上下和大小之间存在隐喻关系,也即人们在认知和理解官时,可能借用了更为简单直观的空间的上下和大小进行加工和表述,从而使对官的理解更加形象。并且这种理解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从而能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和接受。隐喻最初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通过隐喻性的表述可以丰富语言表现形式,使抽象或复杂概念表达地更为生动和形象。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进一步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背后存有复杂的心理因素。作为隐喻基本形式之一的空间方位隐喻与个体的身体经验密切相关。当前,来自于心理学科对官本位现象的实证研究尚为稀缺。鉴于官本位现象为中国社会所普遍存在且影响甚远,出于对中国本土文化心理的关注,综合学科发展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概念隐喻的视角,对官本位现象中的官的上下隐喻和大小隐喻展开研究,以期为官本位现象的研究做出一点推动,进而奢望于为本土文化心理学研究增添滴水之功。本研究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研究一采用有限定的自由联想的方法,就人们心中对官的理解和认识展开研究,以探究人们对官的认知中是否真正包含官者为上和为大的潜在性表述。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对官概念的上下隐喻和大小隐喻的存在与否及其表现方式展开了系统研究,以探究人们心中官的上下隐喻和大小隐喻的具体表现。研究四根据隐喻双向的观点,探究人们对于不同身份者(官或非官)形象的高低和大小判知有何不同表现。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官的看法和理解既具有多样性,也具有一致性,含有官者为上和为大的潜在性语言表述。在官的上下隐喻研究中,发现存在官者为上,非官者为下的隐喻表现。在官的大小隐喻研究中,仅发现官者为大的隐喻表现,未发现非官者为小的隐喻表现。最后,研究还发现,人们对于不同身份者(官或非官)形象的高低和大小判知有所不同,被试想象一个官的形象时,会比想象一个非官的形象时赋予该形象更高的身高和更大的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