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炼锌除钴新试剂净化工艺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法炼锌,净化过程中的杂质元素主要有铜、镉、钴、镍、铊、砷、锑、锗等。铜、镉、镍、铊、砷、锑、锗采用锌粉置换法能较易除去,但除钴则需要添加添加剂。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锌粉锑盐置换法,但是该法高温除钻工作环境较差,锌粉耗量大大超过理论量,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产出的钴渣中含锌高含钻低,不易回收处理其中的钴,因此不能很好的实现元素钴在系统中的开路。在试验室大量的试验基础上,针对目前湿法炼锌净化工艺的不足,使用新型重金属沉淀剂(简称K试剂)沉淀中性浸出液中的钻,开发出一种湿法炼锌四段净化新工艺,能够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本文系统研究了新工艺的四段净化过程:1)首先对传统的一段除铜、镉工艺进行了改进实验,在除铜、镉、铊的时候同时把杂质镍也大部分除去,进行了反应温度、锌粉用量、反应时间的条件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为60~65℃,锌粉加入量3g/L,锌粉停留时间为60~7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一段后液中各杂质含量为:Cu≦0.3mg/L、Cd≦1mg/L、Ni≦0.10mg/L、Tl≦0.15mg/L。2)二段除钴过程中,针对中上清液中不同钴含量,进行了反应温度、K试剂用量、助沉剂用量、反应时间的条件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中上清液含钴为2~30mg/L时,K试剂加入量倍率为20~110(具体参考表3-40),助沉剂加入量20~25mg/L,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60~7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将二段后液中钴除至小于0.2mg/L。3)如果K试剂残留在新液中,会对电解锌片质量和电流效率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进行了除去残余K试剂的实验,包括反应温度、有机物去除剂的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实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有机物去除剂用量20~25mg/L,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30~4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将残余K试剂彻底消除。4)最后进行了除残铜、残镉及残铊条件实验。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45~50℃,锌粉用量0.5g/L,反应时间30~40min。采用新工艺获得的新液中Cu≦0.1mg/L、 C≦0.1mg/L、Co≦0.2mg/L、Ni≦0.1mg/L、Tl≦0.10mg/L、Pb≦0.1mg/L、As≦0.05mg/L、Sb≦0.05mg/L、Ge≦0.05mg/L。本净化新工艺与传统的黄药法、β-萘酚法、锌粉置换法相比,具有净化深度高;锌粉耗量低;净化过程中无需调节pH,工艺简单;所得钻渣中钴含量高锌含量低,无要二次处理,便于回收钴以及实现杂质元素钴在系统中的开路;适宜处理高钴矿物等优点。
其他文献
我国工伤保险体系在保障广大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分散企业风险、消除贫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工伤保险侧重于工伤补偿,工伤预防与康复的功能明显薄弱,不能更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劳动要素报酬在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波动过程。由于资本与劳动要素两者在收入分配中存在此消彼长的“跷跷板”关系,因此可
目的 分析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行以传统解剖钢板固定与经皮锁定钢板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通过病床号码的分组方法,单号为治疗组,双号
城市化导致城市河道渠化和生态退化。通过生态修复重建城市河道的自然动态过程,有助于提升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城市流域健康。本文概述城市河道修复的内涵和方法 ;以西雅图
论提高铁路客车检修技术装备能力的途径王晨光铁路客车是铁路输送旅客的运输工具,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快速性、舒适性以及为旅客的多功能服务性对客车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由于产能过剩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危险。如何使钢铁企业渡过此次危机,创新营销策略就成为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营销策略的界定,以马钢为例,从经销商角度分析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