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稳定性与治理措施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zh06014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阐明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的地质环境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左岸坝肩高边坡岩体的结构特征及结构面的空间展布特征,分析研究了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修正的CSMR法——MCSMR对左岸坝肩高边坡的岩体质量进行分级研究,在此上基础之上,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高边坡整体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与评价;运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岩体结构面可能组成的不稳定块体用三维模型显示出来,然后运用块体理论对左岸坝肩高边坡的局部稳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对确定局部不稳定块体的规模、出露范围提出了依据,从而对左岸坝肩高边坡的局部稳定性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运用风化卸荷分带的标准,划出了左岸坝肩高边坡岩体风化带和卸荷带; (2) 在深入调查左岸坝肩高边坡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结构面空间展布及结构特征,并得出了这些结构面物理力学参数; (3) 在CSMR法基础上,修正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建立了MCSMR法,并把此法应用于本工程; (4) 运用自行开发的程序,对金安桥水电站左岸坝肩高边坡岩体结构面可能组成的不稳定块体用三维模型显示出来,对局部不稳定块体的研究更有直观性; (5) 左岸坝肩高边坡开挖后形成的局部不稳定块体较少,共有9个不稳定块体需要进行处理; (6) 通过二维有限元分析得知,左岸坝肩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开挖底面主要表现为朝开挖面外法线方向发生回弹,最大位移量不超过2cm;上下游坡面主要表现为向临空方向的回弹,最大位移量不超过3cm;开挖使岩体产生由卸荷回弹导致局部工程边坡发生倾倒拉裂现象。 (7) 左岸坝肩高边坡在开挖前稳定性较好,均处于稳定状态,在开挖后,上游边坡、下游边坡整体上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左岸坝肩高边坡整体上用系统锚杆支护,但在上游边坡和下游边坡均有不稳定块体,建议边坡开挖过程中对搜索出的确定性块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
其他文献
外部粘贴高强材料加固建筑物,在今天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工程当中。特别是粘贴碳纤维加固,更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快捷的加固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粘贴碳纤维加固轴心受
波纹钢腹板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欧洲规范和美国AASHTO LRFD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中均有相关规定,但在我国公路及铁路桥梁规范中却鲜见其相关条文规定,国内也对焊接波
方钢管桁架是一种将成熟的桁架制造技术和新型的钢管材料有机结合的结构体系。本文侧重于对该类结构次生应力问题的理论研究。论文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建立了60榀节点理
EKG(Electrokinetic Geosynthetics)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了电渗和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优点,可运用于地基排水固结和加筋土工程中,对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粒土,
钢—混凝土组合梁(以下简称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梁结构,通常采用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以抗剪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而共同受弯的一种结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