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金文處於金文這種出土文獻語料存在歷史時期的中後期,經歷了殷商和西周時期的發展,春秋金文材料無論是從文字系統還是從語言詞彙系統都趨向於成熟,同時,春秋時期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轉型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都有重大的變化。而作為從西周金文到戰國文字的一個過渡時期,春秋金文在語言詞彙上必然對這種變化有最直接的體現,其詞彙系統特徵也值得我們注意和研究。本文以目前已出土的春秋時期所有的青銅器銘文為材料範圍,並輔以同時期相關的傳世文獻材料為印證,依託《金文资料庫》等一手资料资料庫平臺,以數理統計的方法,對於春秋金文的語料進行窮盡性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完成春秋金文詞彙系統,這一特定斷代時期内的漢語詞彙系統的研究分析,以填補先秦漢語詞彙史在春秋金文這一特定語言材料上研究的空白,並結合已有的對於先秦傳世典籍中詞彙系統研究結果,為進一步完善整個先秦漢語史的研究嘗試構建部分基礎平臺。本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對春秋金文研究概況和本文的研究意義和目的的簡單介紹,並對本文確立的研究材料範圍作一定說明,統計得出春秋時期青銅器銘文共有709個唯一器,其中為了進行詞彙研究的方便,我們對其進行了篩選,除去兩字以下的殘銘器90個、銘文内容與所收入之器物相同或相近的同銘器240個、幾個器銘合而與所收入材料之器銘相同的合銘器26,共計收入材料範圍的有353器,占總器數的49.8%;第二章主要是對春秋金文詞單位進行界定,根據漢語字詞的一般分界標準以及春秋金文材料自身的特殊性,確立了同形不同義為不同詞、詞性不同為不同詞以及合文一般算一個詞等界定標準,共劃分出春秋金文詞彙單位總計有1721個。第三章則重點對春秋金文詞彙按詞性和主要意義類別逐一進行资料統計、例舉和分析,數據統計得出名詞919個(除人名、地名、國名及其他一些專名外),動詞286個,形容詞178個,並逐一對其按意義類別進行細化分類闡述,並對數、量、副、代、介等其他詞類以表格形式予以展現,力求作到窮盡,以搭建春秋金文詞彙系統的詞類結構和意義内容的總體框架;第四章是對春秋金文複音詞的研究,根據既定的原則和標準,切分和界定出春秋金文複音詞共659個,占春秋金文全部1721個詞的38.3%,主要介紹和分析複音詞在音節、詞類和内容上的分佈情況,其中雙音節詞632個,占複音詞總數的95.9%,對複音詞構詞法進行統計,得出春秋金文復音詞中偏正、聯合、動賓、主謂和附加式各種結搆数量分別為165、89、10、2和49個,並逐一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以顯現春秋金文複音詞全貌;第五章是對春秋金文詞彙系統的特點作一個總結,對其三點特徵予以概述,另外,還結合本人之前所作研究,較為深入細緻地對春秋金文僅有之10個量詞進行了分析研究,並以此結合、對照相關傳世文獻量詞情況,來展現春秋時期量詞的面貌和發展。總之,本文所作之研究,只是搭建了一個研究春秋金文詞彙的基礎性平臺,由於本身學識能力和時間的有限,以及篇幅所限,論文還有許多不足和可以提升的地方,唯願能得到從事古漢語詞彙研究的方家同仁們的指正,並共同促使金文乃至出土文獻領域詞彙研究能有進一步深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