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CM-41有序介孔材料其所具有的高比表面积、排列有序、化学稳定性和孔径可在2-50nm范围内连续均匀可调等特性决定了其在化学化工行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通常一般的有机发光稀土配合物中稀土含量约占10%-20%,用量较大,这样就导致材料的成本高、价格贵。无机稀土发光材料采用掺杂的方法,大大减少稀土的用量,发光效果好。在荧光粉的表面包裹无机或者有机材料,这样使得荧光粉的ξ电位等电点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荧光粉的分散性及亮度都将依次提高;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护荧光粉,降低外界因素对荧光粉的影响、达到改善和延长荧光粉的使用寿命。本课题用微波辅助合成法合成六种不同的MCM-41介孔材料,通过超声分散法使得稀土元素均匀分散到介孔MCM-41的孔道及表面,得到Eu掺杂基质材料Ln2O3(Ln: Gd、Y、La)复合MCM-41形成的复合发光粉末材料。课题用了XRD(粉末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SEM(扫描电镜)及PL(荧光光谱分析)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原料比和反应条件对复合发光材料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均相共沉淀法和固相热扩散法分别合成Gd2O3:Eu3+及Gd2O3:Eu3+@MCM-41复合发光荧光粉。实验结果表明,当取n(CTAB): n(NaOH)=1:3.6的时候,Gd2O3:Eu3+@MCM-41复合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最大,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Gd2O3:Eu3+的发光强度。该复合发光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产生明亮的红光,光谱分析表明,在介孔MCM-41中Gd3+对Eu3+有能量传递作用,能起到增强荧光发光效率且节约稀土材料的用量的效果。白色蓬松状的Y2O3:Eu3+@MCM-41复合荧光粉的合成,降低荧光粉成本、避免其因为高温固相合成烧结晶粒较粗、球磨粉碎对发光性能的降低。荧光实验表明,当n(CTAB): n(NaOH)=1:3.6时、n (Eu3+): n(Y3+)=4:96时,复合发光材料Y2O3:Eu3+@MCM-41有最大的发光强度,而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Y2O3:Eu3+的发光强度当n (Eu3+): n(La3+)=1:99,焙烧温度为700摄氏度时,复合发光材料La2O3:Eu3+@MCM-41有最优的发光性能,而且该发光强度大于纯发光物质La2O3:Eu3+的发光强度。与单纯的共发光体系相比,组装形的发光材料无论是在价格上还有发光纯度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样,昂贵的稀土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并且使得使用范围大大扩展。由此可知,介孔材料的超高比表面积在解决发光材料的粉末团聚等现象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