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腐生土壤真菌,是导致油料作物和粮食霉变的重要元凶之一,对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和世界粮食贮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黄曲霉也是强毒性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主要产生真菌,黄曲霉毒素能引发人类和动物中毒甚至肝癌等病症,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已知发现全局性调控因子和分生孢子色素对真菌的生长发育与次级代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黄曲霉全局调控因子和分生孢子色素合成基因对黄曲霉生长发育及次级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中对黄曲霉中的laeB基因进行了敲除,并通过laeB基因缺失菌株(ΔlaeB)与野生型菌株对比发现:laeB缺失菌株表现出生长速率减缓、分生孢子产量增加、菌核的产生受到抑制等多种表型缺陷;而且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受到调控,特别是黄曲霉毒素B1的产量显著减少,对玉米和花生致病能力明显下降。通过基因组数据挖掘和序列比对鉴定了黄曲霉分生孢子色素的合成基因及其基因簇,确认分生孢子色素合成骨架基因pks1缺失菌株(Δpks1)因无法合成分生孢子色素而呈现白色,导致孢子对紫外线照射的抵御能力明显减弱,降低了黄曲霉对玉米和花生种子的侵染能力。而黄曲霉的生长速度、孢子产量、菌核形成和黄曲霉素B1产生则没有显著性变化,也不影响细胞壁完整性、水活度变化和响应氧化胁迫。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新型全局性调控因子LaeB对于黄曲霉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调控作用,分生孢子色素基因pks1则影响黄曲霉分生孢子对紫外线照射等不利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和对粮食种子的侵染能力。本研究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黄曲霉的生长发育、次级代谢调控和对作物的致病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对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治和新型农药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