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亚热带山地森林中,竹类能够快速进入林窗或其他类型的干扰迹地。它们通过地下茎向四周蔓延扩展,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这使得森林结构单一,稳定性差。大多数竹类成簇生长,在其密集的冠层下方往往聚集着大量的凋落叶。而竹类凋落叶中木质素/N,木质素/P和N/P的含量较高,致使其分解速率缓慢,循环周期长;且在潮湿的环境中,竹类凋落叶容易粘连在一起,形成厚而致密的枯落层,这对森林的更新造成较大影响。本文研究了竹类凋落叶和非竹类凋落叶的分解特性,以及竹类凋落叶和非竹类凋落叶对6种冠层乔木树种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的影响。比较不同生活型物种凋落叶的分解率和分解速率的差异性,及凋落叶厚度、凋落叶类型和播种位置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生的影响程度。主要结果如下:1.凋落叶的分解率和分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不同生活型物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差异显著,草本凋落叶分解最快,而乔木凋落叶分解最慢。6个属竹类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也存在显著的差异,筋竹属凋落叶分解较慢,而大明竹属凋落叶分解较快。成熟叶片的干物质含量与凋落叶的分解率和分解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不同生活型物种凋落叶分解95%所需时间不同,草本为40.6个月,乔木为56.5个月,竹类为43.4个月。不同属竹类凋落叶分解95%所用的时间也不同,慈竹属凋落叶用时最短为31.9个月,单竹属凋落叶用时最长为68.1个月。12种竹类凋落叶分解95%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花斑竹用时最短为24.6个月,而粉单竹用时最长为78.8个月。2.播种位置对6种乔木树种种子最终萌发率和幼苗发生率影响显著,而凋落叶厚度和凋落叶类型,对不同树种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存在差异。播种在凋落叶上方的种子萌发率都很低甚至萌发失败,而播种在凋落叶下方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凋落叶覆盖缩短了种子萌发的时间,且竹类凋落叶下方种子的萌发速率高于乔木凋落叶下方种子的萌发速率。6个树种中,栲树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最高,而毛叶木姜子种子的累积萌发率最低。3.6种乔木树种幼苗的出苗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香樟幼苗>喜树幼苗>四川大头茶幼苗>栲树幼苗>罗孚柿幼苗>毛叶木姜子幼苗。从竹类凋落叶下方长出的幼苗死亡率较高,且落叶树种幼苗的死亡率高于常绿树种幼苗的死亡率。凋落叶类型和凋落叶厚度对幼苗成活率的影响不同,8cm厚度的竹类凋落叶对幼苗成活率影响显著,而乔木凋落叶厚度对幼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