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推动体教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体育强国需要更好的体育教育去支撑,体教融合可以为我国体育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体教融合在未来继续探索的道路上定将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文化通才的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更好地发展。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结合上海特点,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发展,把“优秀的运动队办在学校里,让优秀的运动员从校园里走出来”。在二十年前,奉贤区在竞技体育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现今,越来越多的奉贤“小小神枪手”被挖掘、培养、输送到市队和国家队,奉贤体育也形成了射击项目引领,射箭、击剑等项目多面开花的发展局面。2018年11月11日,亚洲射击锦标赛奉贤区运动员姜冉馨、宋郑怡、张婷、李成斩获5金1银2铜,以优异的成绩,证明奉贤区射击项目的雄厚实力。在上海市十六届运动会,无论在参赛人数和参赛成绩上较上一届市运会都有了新突破,这些都是体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硕果。因此,上海市奉贤区射击运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为了更好保持奉贤区射击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射击后备人才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体教融合”背景下,从奉贤区青少年射击项目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射击项目教练员现状、射击项目运动员现状等方面系统地分析,探讨完善上海市奉贤区射击项目训练发展的对策,基于现状,发现问题,探求对策,培养具有良好文化基础和较高水平的智体型体育后备人才,为上海市射击项目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奉贤区射击项目积极发展,为上海市射击后备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为射击事业昌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从艰难的起步阶段到2018年,通过招聘、引进射击专项教练员,到培养本土教练员。成立至今输送国家队10人、市一线队20人、二线队67人,射击项目已成为奉贤体育的拳头项目。(3)在奉贤区射击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竞赛制度不完善、硬件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教练员选材不够科学、教练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从而减少运动员的损伤问题、教练员学习交流机会较少、射击运动宣传推广小、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射击项目发展进程。(4)来参加射击训练的运动员普遍对射击的认识是不够的,基本属于偶然被教练选中抱着试试的态度走进射击领域。(5)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之间的衔接还达不到理想状态。(6)上海市奉贤区射击项目进校园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各区的良好范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下对策:(1)加大对射击的宣传力度,建立对外开放日,射击进校园,联合中小学共同招生,也提倡中小学开设学校射击训练场馆,提高各市对射击项目的重视,帮助没有射击项目的学校开设和发展射击项目,增加全区射击项目后备人才的数量,共同促进全市射击项目的发展。(2)加大对射击训练单位的投入,改善场地器材设备,更好的完善训练条件。加强射击项目的区域性合作和交流,探索射击项目的比赛机制。同时在射击项目上多进行与国外的交流探索,在基础训练上紧跟世界先进训练理念,为射击运动的未来。巧实基础。(3)提高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建立教练员交流平台,整合、优化教练员资源,促进训练单位间教练员交流。定期召开工作或学术研讨会,请各方面专家就我国射击运动从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整理。(4)重视体教融合对射击项目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组队多元化、附近学校联合办学、搭建校内竞赛体系、中学和大学应与小学衔接,规划贯通“一条龙”竞赛体制,通过转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如果家长和学校都重视学生的文化了成绩和身体素质,青少年的全面成长呈现1+1>2的效果。体教融合有利于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同时又能发挥育人的作用。对奉贤区射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