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典牙齿发育理论认为,牙囊细胞是成牙骨质细胞、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分别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这三者便构成完整的牙周组织。同时,有研究证明牙囊细胞比牙周膜细胞有更好的分化潜能,所以牙囊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形成是由包绕成釉器的牙囊和发育中的牙髓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的模拟牙周组织形成过程中的局部微环境,本实验采用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HDPCs-CM)诱导人牙囊干细胞(HDFSCs),探讨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在牙囊细胞成骨方向分化中的作用,以期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对人牙囊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及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鉴定。2.制备人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实验组人牙囊干细胞;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3.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的检测:按分组情况加入HDPCs-CM或对照组培养液,采用CCK-8进行测定,连续检测7d。4.成骨诱导培养:按分组情况分别加入HDPCs-CM或对照组培养液以及成骨诱导培养基。经过7d和21d后分别进行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5.q RT-PCR检测人牙囊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HDPCs-CM诱导7d后,q RT-PCR检测HDFSCs中骨膜蛋白(POSTN)、Ⅰ型胶原(COLⅠ)、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以及骨桥蛋白(OPN)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运用2-△△Ct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人牙囊干细胞;2.经HDPCs-CM诱导后,人牙囊干细胞形态发生成牙骨质或成骨样改变;3.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从第2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人牙囊干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或P<0.01);4.成骨诱导后,诱导组ALP染色强于对照组,且茜素红S染色矿化结节多于对照组;5.人牙囊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POSTN、COL-Ⅰ、ALP、BSP、OP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HDPCs-CM能提供一个牙周微环境并且可以诱导HDFSCs向成骨方向分化,这对牙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针对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3DCT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外科软件ProPlanCMF1.3重建三维头颅模型并模拟上颌骨正颌手术,测量术前上颌牙列中线与前鼻棘点同上中切牙点连线构
目的:比较钴铬烤瓷冠、CAD/CAM纯钛切削烤瓷冠和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的抗压强度,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试件制备采用精密车床加工金属代型15个,代型底座直径5
2011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笔者多次细读物理课程标准,体会其中精神,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法教学更应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几年来,自始至终把“方法”贯彻于物理教学的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对正常牙合及安氏II2类错牙合患者的上颌切牙不同段唇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测量项目,并统计其骨开窗及骨开裂的发生情况。从而
背景:牙龈增生是牙周疾病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可由菌斑生物膜或其它因素引起。临床上,牙龈增生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包括采用手术刀和电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