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典牙齿发育理论认为,牙囊细胞是成牙骨质细胞、牙周膜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分别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这三者便构成完整的牙周组织。同时,有研究证明牙囊细胞比牙周膜细胞有更好的分化潜能,所以牙囊细胞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形成是由包绕成釉器的牙囊和发育中的牙髓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的模拟牙周组织形成过程中的局部微环境,本实验采用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HDPCs-CM)诱导人牙囊干细胞(HDFSCs),探讨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在牙囊细胞成骨方向分化中的作用,以期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1.利用改良的组织块-消化联合法对人牙囊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并采用免疫荧光方法及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鉴定。2.制备人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实验组人牙囊干细胞;对照组采用常规培养液;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变化。3.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活性变化的检测:按分组情况加入HDPCs-CM或对照组培养液,采用CCK-8进行测定,连续检测7d。4.成骨诱导培养:按分组情况分别加入HDPCs-CM或对照组培养液以及成骨诱导培养基。经过7d和21d后分别进行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5.q RT-PCR检测人牙囊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HDPCs-CM诱导7d后,q RT-PCR检测HDFSCs中骨膜蛋白(POSTN)、Ⅰ型胶原(COLⅠ)、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以及骨桥蛋白(OPN)的基因表达情况,并运用2-△△Ct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鉴定人牙囊干细胞;2.经HDPCs-CM诱导后,人牙囊干细胞形态发生成牙骨质或成骨样改变;3.人牙囊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从第2天开始,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人牙囊干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或P<0.01);4.成骨诱导后,诱导组ALP染色强于对照组,且茜素红S染色矿化结节多于对照组;5.人牙囊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POSTN、COL-Ⅰ、ALP、BSP、OPN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HDPCs-CM能提供一个牙周微环境并且可以诱导HDFSCs向成骨方向分化,这对牙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