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从2004年至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连续9年围绕“三农”问题颁布“中央1号文件”,每年的信息化政策都围绕中心工作,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日益全面,特别是多次强调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充分说明了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对于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性。目前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及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效果,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外向型农业等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研究探讨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对于其它省份的农业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对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政府部门+科技示范+特派员、政府部门+基层服务站+信息员、社会主导+合作社+专业协会、社会主导+龙头企业+农户、社会主导+批发市场带动、专家+第一书记综合服务、网络信息自助和传统媒体传播等8种模式,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相应的建议和对策。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为政府部门在选择、评价及引导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经验,同时开拓了农业信息服务建设领域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明确了研究目标与思路;然后对农业信息服务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情况、服务网络体系的健全情况、基层服务站的建设情况对山东省农业信息化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研究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结合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对创新山东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