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中水质监测点优化选址与污染源定位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供水管网中突发污染事件引起的饮用水水质污染问题,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定位污染源位置及其影响范围,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供水管网中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进行研究,提出多重覆盖下监测点优化选址方法,对于监测点集合的获取采用贪心算法求解,并以两个管网为例进行分析。在比例系数α较小时,整个管网监测系统的覆盖率较低,布置的监测点使用效率较低;比例系数α较高时,选出的监测点覆盖率较高,但是覆盖次数≥2的节点数量所占比重较低。服务水平LS较低时,监测系统的覆盖性能较低,随着监测点数的增多,覆盖率的增加较明显,但是覆盖率不高;服务水平LS较高时,布置少量的监测点,整个系统的覆盖性能较高,但是整个监测系统对污染事件的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多重覆盖与覆盖集法相比,整个管网覆盖节点数目差别不大,但是其覆盖次数≥2的节点数要比覆盖集法多。其次,对供水管网中突发污染事件污染源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先通过路径分析确定污染源候选区域,此区域相对整个管网要小很多。然后在此区域内采用遗传算法(GA算法)与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算法)分别对提出的模拟-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影响因素以及算法稳定性进行探讨。在计算过程中延迟时间、时间分段数和进化代数需要合理取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算法的应用。采用G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目标函数能较快收敛到最优解,求解效果良好。根据污染事件发生时间和污染源位置之间的关系,将时间搜索区间分段,每个时间段对应一个节点集,采用MPGA算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MPGA算法求解具有很高的准确率,较GA算法在稳定性上有着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落实,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前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形式要加强课堂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分享,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在内容上要适当拓宽与加深,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交流与分享初中语文承接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