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过度消耗、资源利用率过低和生态危机已成为摆在当今我国经济增长面前的难题,而“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区域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的持续雾霾天气,雾霾污染渐成污染新常态,2016年的最后一次雾霾范围已扩大至17个省市区,面积达142万平方公里,超过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爆发严重雾霾。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务必树立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理念,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推行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以生态有效的方式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因此,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在于生态效率的提升,正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集聚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引导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率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效率作为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度量和管理方法,可以综合反映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因此,研究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关系问题,寻求区域生态效率提升对策,促进金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出了三个科学问题:1.金融-经济-生态复杂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如何?2.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3.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如何提升区域生态效率?针对这些问题,论文做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的机理分析。通过文献阅读,梳理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互促机制以及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并对金融、经济和生态复杂系统进行系统基模分析,找出金融-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因素,便于实证分析中评价指标和系统动力学流图变量的选取。第二、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性分析。根据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的内涵,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投影寻踪赋权法和超效率DEA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域的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进行测算,构建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函数,分析区域金融-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系统局部共振性和整体协调性。第三、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的空间计量分析。首先就省域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进行空间热点分析、全域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验证三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次为了探究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的关系,建立分别以它们为被解释变量的空间面板模型,提炼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以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二级指标为解释变量,生态效率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区域空间面板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第四、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的参数调控仿真分析。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视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多层次性的开放系统,研究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系统内部的动态复杂机制,确定五对流位流率系,逐颗建树,考虑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将空间影响因子引入流图模型中,构建流率基本入树仿真模型,用系统流图来直观反映金融-经济-生态系统的系统结构;依据流率基本入树流图模型对三大区域的金融集聚、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未来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评价和动态仿真,并调控三个流位变量和金融政策、经济政策因子,观察各自对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就东中西部的作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五、区域生态效率收敛性分析。采用标准差指标进行全国、东中西部区域生态效率的σ收敛性检验,分别建立生态效率的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并就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进行全国、东中西部区域单个变量和多个变量的条件β收敛分析,全面考量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生态效率收敛性的影响作用。第六、基于前述机制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并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治理经验,总结提炼得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生态效率的路径和五种模式,并给出区域生态效率提升的七个策略:金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创新推动保险业发展;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做实金融业;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总结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创新包括:第一、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纳入一个逻辑系统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刻画三元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区域的耦合度较接近且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对应关系;三元系统的局部共振处于磨合阶段前期,整体协调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后期;东中部和西部主要表现为生态效率滞后和经济增长滞后。第二、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刻画和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预测区域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在历史和未来时期的数据结构关系。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的热点区,基于三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建立空间面板模型:金融总体规模和城镇化都正向作用于区域生态效率,东部区域的银行业集聚和中部区域的保险业集聚能促进自身生态效率提升。之后,将空间影响因子嵌入系统动力学流图模型中,进行仿真预测,考察2016-2025年间区域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的相互作用的数量关系。第三、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全面考量区域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形成稳态生态效率的作用。检验区域生态效率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性,以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指标为条件,对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的条件β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金融总体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收敛,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东部区域生态效率的收敛作用明显,经济增长质量促进西部区域生态效率的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