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也是外来宗教传入中国的首选地之一。基督教于唐代贞观年间第一次进入中国(当时称景教)。后来的基督教传教士大部分都是以广州为起点向内陆扩展基督教事业。因此,长期以来,广州的基督教发展居全国之首。但由于种种原因,基督教入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波折。最终还是随资本主义武力侵略中国而站稳脚跟的。这样一来,基督教就与殖民主义侵略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界一直保持着研究基督教的热情,但大多截止于解放前夕,关于解放后基督教反帝爱国运动的一面鲜有涉及。本文以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为据,试对解放初期广州基督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情况进行梳理和研讨,并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解放前,随着民族主义运动的开展,广州基督教会的爱国意识逐渐增强,在教会本色化运动、非基督教运动、抗日救国等社会活动中,体现了基督教会爱国的一面,并积累了反帝爱国的经验。解放初期,面对新的政府,基督教部分人士担心不利于教会发展,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但由于我国政府推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民族爱国热情的鼓舞下,广大教徒逐渐走上了反帝爱国的道路。广州是我国的南大门,也是资本主义侵略最先达到且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解放初期,广州基督教会在反帝爱国运动中成了华南的运动中心,特别是在“三自爱国运动”和“抗美援朝运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综观解放初期广州基督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广州基督教传入时间早、外国传教士多、又与港、澳临近,易受国外教会的影响。所以,广州基督教会的反帝爱国运动困难多、难度大。本文力图从一个非宗教人士的角度对这个运动进行分析研究,以便为当今广州乃至全国的基督教会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