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以温州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之一,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温州气象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得到建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不断增强,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更加多元和深化,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温州仍是气象灾害频繁,中国气象灾害种类最多、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社会、公众对气象的需求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公共气象服务提供能力与整体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进行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面临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气象事业的公益性,找准气象发展定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公共气象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效能,保障温州赶超发展和打造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针对温州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开展均等化面临问题及对策研究,对推进地市级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文章先介绍了温州公共气象服务所取得的成绩,然后指出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领域存在着领域差异、城乡差别、群体差异、地域差距四大突出问题。借助气象满意度调查,文献研究、资料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部门层面对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化成因进行了剖析,气象部门现有的双重管理和双重财政保障体制,市、县相同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体系,以及因业务支撑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认可,部门间不健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作机制,这些都是导致公共气象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文章从打造多元主体供给机制、加强制度设计和营造有利条件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和建议,认为地方政府对气象事业的直接领导和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共建和资源共享,健全地方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加强基层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改进人才制度,提高业务水平,调动公众参与气象服务,都可促进温州公共气象服务实现均等化。文章从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和基层气象机构职能转变出发,研究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多元参与机制和市场化设想,提出的气象服务扁平化发展和气象服务末端落实方面的建议和举措,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国内的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的阶段,作为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的旅游业已融入到国民经济中。研究旅游业其目的就是为了明确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
紫松果菊,别名紫锥菊、紫锥花.喜光照及肥沃土壤,最低可耐~34℃的低温.当年开花的多年生品种,是6月开的最艳的品种之一.种子繁殖的紫松果菊具有更加超群的开花能力,每株都开满
期刊
为进一步深化扶贫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审计署、河南省审计厅的安排部署,郑州市审计局组织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新郑市、上街区、中牟县审计局对2016年、2017年、2018年3个年度的扶贫审计项目开展及整改情况进行了核查梳理总结,确保扶贫审计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2016年以来,郑州市审计系统共开展本辖区内扶贫审计19次,审计发现问题共计140
期刊